1934年11月11日,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红二十五军在必要时可实行战略转移的指示,中共鄂豫皖省委在河南光山县花山寨召开常委会议,决定省委立即率红二十五军实施战略转移,对外称“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转移地区以平汉铁路以西鄂豫边界的桐柏山区和豫西的伏牛山区为目标。
本文由“墨妤书香”原创首发,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允许,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转载、搬运,侵权必究!徐海东领导的红25军在红军历史中占有着特殊地位。这支部队曾经历22年的武装斗争,作战经验丰富、战斗力强大。
我军进入伏牛山区后,省委很快查明情况,发现这里地域狭窄,人烟稀少,粮食和物资都很缺乏;又考虑到这一带为像西“内乡王”别廷芳的势力范围,反动统治严密,盗匪出没无常,凭险据守的地主围寨很多,不便于接近群众开展工作,创建根据地比较困难。
了解长征的都知道,毛主席都是在过了草地,进驻哈达铺后,才通过一份报纸知道陕北有刘志丹的红军。红军是1935年9月18号进驻哈达铺的,后来聂荣臻让手下去买烧饼,结果在包烧饼报纸上看到有陕北红军刘志丹的报道。
王 晶1934年11月11日,红25军到达河南省光山县西南部的花山寨。当晚,中共鄂豫皖省委在花山寨举行常委会议,根据党中央指示,商讨今后行动计划。根据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实际情况和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会议决定省委率红25军向平汉铁路以西转移。
按照原定计划,中央红军准备转移至湖南西部同红二、红六军团会合,没有打算要做太远的长途跋涉,但在转移途中根据敌情的不断变化,中央红军先后七次改变落脚点,终于在第八次时选中陕北作为革命的大本营,胜利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