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就是不施不造,顺其自然,意思就是不刻意去改变万物运行的规律,任其自然发展,比如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意思是说不过分的崇尚贤者或者高官厚禄,老百姓也就不会争着去做官而放弃农业生产,不要让某一物价太高而产生盗窃行为。
无为“无为”一词,最早出自《道德经》道篇第二章:圣人处无为之事。紧随其后又言及:“为无为,则无不治;明白四达,能无为乎?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我无为,而民自化;为无为,事无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
老子《道德经》多次提到无为,它的原义究竟是指什么?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争论?有学者说无为是不作为,不做事,有的说无为是不乱为,不妄为,有的说无为就是无心而为,等等,这些都是主观臆测,主观凭上下文自已的理解。那么,如何去客观地去理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