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教师报》的征稿启事,埋在我心中10年的思念和悲痛又被揭开。我心中的大先生——我的父亲。父亲去世整整10年了,这10年里无数次的思念和泪水都寄托在梦里。梦里我们依然生活在村子里的地坑院,母亲做家务,父亲和乡亲们聊天……父亲叫陈新才,是淳化县方里中学的校长。
那个时候,党需要一批知识青年,而一派大好的全国革命形势,深深感召着校园里的热血学子,特别是那些家境富裕的青年,不愿居家守成,却渴望冲破家庭的蕃篱,投身革命洪流,做一名革命的战士!宋振北,昵称金杯, 陕西大荔人,中学高级教师,中国书协会员。
我的父亲大人文 | 之子有一天,一个男人背着挎包走进了我家的院子。他进入我的视线,再走到我跟前,大约花了一分半钟,对我来说却是漫长的一段时光,这个模糊的身影被我辨认出是我的父亲。这是我第一次从心底里感受到父亲,或者说建立一种感应和联系。那时我四岁或者五岁,弄不清了。
我的父亲是王永利先生,提起他的名字可能很多人不熟悉,但说起“王师”,当地人便马上反应过来,“就是王师饭店那个王师啊,知道知道,在他那里吃过饭”。乡里有婚丧嫁娶,很多人会选择在王师家常菜馆摆酒席,少则十来桌,多则上百桌。夸张点地说,我的父亲带动了当地的美食业。
《我的父亲》,一想到这个文章题目,我的心情非常复杂, 这两年,亲情的文章写了不少,但笔下最多的是母亲,其次是儿子,却没有一次像模像样的为父亲写过一篇文章,心里也觉得他非常值得被我记录,心里似乎有千言万语,但笔下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数学家丘成桐的父亲丘镇英,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曾任香港中文大学前身之一崇基书院的哲学系教授,著有《西洋哲学史》留世。近日,中信出版集团重新整理编辑出版了《丘镇英先生哲学史讲稿》。为此,丘成桐前不久做了一场直播,谈这本书的出版,以及父亲对他的影响。以下为此次直播内容的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