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秦雪丽 通讯员 郭鸿雁 孙榕婧4月11日,记者从烟台市芝罘区获悉,芝罘区出台《芝罘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护理工作实施意见》,打造“芝助你”社会救助品牌,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提供生病照护、助餐、身体护理、家政服务、陪护、精神慰藉、代办代购等照料护理服务,推动
志愿服务集市现场。胡强明/摄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3月20日,广州市首个社会救助共助空间在广州市越秀区揭牌。这一空间将依托该区北京街便民服务中心,打造乐善联盟、阳光加油站等“政府救助+社会帮扶”双向救助品牌。
在深圳龙华区大浪街道的一个静谧深夜,一个初一学生小璐(化名)独自坐在路边,沉浸在手机的世界中,身旁无人陪伴,显得格外孤独与无助。这一幕,恰巧被龙华社会救助团队达聆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捕捉到了。这一发现,不仅开启了一段改变小璐命运的旅程,也再次证明了社会救助力量的温暖与力量。
第八届广州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于2021年4月26日启动,经宣传发动、项目征集、专家评审、协调核查、项目公示等程序,择优确定了125个公益创投项目为第八届广州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资助项目,其中为老服务相关项目共49个。
居住在青浦区夏阳街道的徐风(化名)今年46岁,是一名肢体一级的重残无业人员,虽然每月有重残无业保障金和残疾人两项补贴合计2400元左右,日常生活仍然过得相当艰苦。徐风的妻子梁清(化名)今年48岁,为照顾徐风日常生活无固定工作。
近年来,为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机制,及时解决困难家庭、弱势群体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的生活困难,帮助因突发变故而生活窘迫的家庭解决燃眉之急,蚌埠市蚌山区湖滨社区中心市民广场社区成立“救急难”互助社,通过发动社会力量筹集救助资金,不断探索社会救助新格局,打通社区救助“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