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魏婉)针对“三品一械”(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直播带货情况,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北京市食品药品安全法治研究会和消费者网10月15日联合发布消费调查报告,称“三品一械”直播带货的虚假宣传问题较多,需要引起有关方
来源:【中国城市报】近年来,网络直播带货作为新型经营模式快速发展,但因涉及经营主体较多、法律关系复杂,在健康领域,特别是“三品一械”(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这一敏感品类上,消费纠纷时有发生。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内蒙古市场监管局“三品一械”广告审查权力以委托实施的形式下放至各盟市,截至2023年7月底,共收到广告申请655件,准予许可372件,同比增长26.45%、102.17%。企业广告申请意愿有所提升,广告审查环境更为宽松,“两优”工作成果落地见效。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7月25日讯(全媒体记者 李成辉)近日,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药品、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医疗器械领域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在全省部署开展“三品一械”领域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整治。
调查动机在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近日主办的一场研讨会上,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北京市食品药品安全法治研究会等联合发布《“三品一械”直播带货消费调查报告》称,受访者通过网络直播渠道购买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时,最担心和遇到最多的都是虚假宣传问题
各有关单位、个人:为规范商业广告活动,坚持正确广告宣传导向,提升广告合规意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等法律法规规定,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房地产、教育培训、医疗、三品一械等重点民生领域的广告问题,组织研究制定了《房地产广告合规指引》《教育培训广告合规指引》《深圳市医疗广告合规指引》《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广告合规指引》,现予以发布。
近年来,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简称“三品一械”)由于其特性,被不少直播带货主播盯上,虚假宣传、销售误导等消费维权事件时有发生,特别是一些老年人,更容易受到各种保健食品、药品和医疗器械虚假宣传的欺骗,导致权益受损。
根据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2021年3月,演员潘粤明拍摄了日加满饮品(属于保健食品)视频和图片用于商业推广,被没收违法所得约25.8万元,同时罚款约25.8万元。12月26日,潘粤明及其工作室发布致歉信称,已第一时间终止相关合作,缴清全部罚款。
今年315,澎湃新闻记者暗访、曝光了199元4天桂林“魔幻低价游”。旅行团以低价为诱饵,在行程中安排了7个会销商店,每次推销长达一两个小时。导游和导购用各种话术诱骗消费者上当:银器能杀灭幽门螺旋杆菌、安宫牛黄丸能紧急救命、阿胶能治疗癌症,等等。
如今遍布各大社交及媒体平台的“达人探店”“达人种草”“达人体验”等短视频,只要同时附上链接、可实现跳转购买的,从下月起,此类行为即属于互联网广告,必须标明“广告”字样,不得误导消费者。《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3年5月1日实施。
医生账号推荐的药物“独家有售”。 医生账号带货现象早已有之。 MCN公众号文章贴出的视频案例。 近年来,互联网上兴起“健康科普热”,越来越多身穿白大褂的博主走进镜头进行健康知识的普及和传播。然而,一些“伪科普真带货”的乱象也随之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