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7月31日讯(通讯员 刘盼)最近,李女士带3岁的小明到医院就诊。因为患支原体肺炎,小明咳嗽不停,小脸都咳得通红。吃药的时候,小明哭闹挣扎,怎么都喂不进去;一提到输液,孩子更是害怕得直往妈妈怀里躲。就在李女士焦头烂额的时候,医生建议给小明进行雾化治疗。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吴朝香 通讯员 郑玲娟秋季气温波动大,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不少宝宝都开始了“咳咳咳”,儿科医生常会给宝宝开雾化吸入治疗。雾化到底是什么?给孩子雾化到底好不好?有没有副作用?不少父母都有这样的疑问。
低温季节,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等引起的呼吸道疾病高发,且有可能出现反复感染或叠加感染的态势,不少家庭选择在家雾化治疗,减少往来医院奔波。对此,医生提醒:家用雾化器对“咳、痰、喘”等症状的人群提供了治疗新选择,但要注意细节规范操作。
知名期刊《干细胞研究与治疗》上刊载了一篇内容,题为《Nebulized exosomes derived from allogenic adipose tissue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COVID-19: a pilot study》。
呼吸系统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以哮喘和慢阻肺为代表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带来了沉重的疾病负担,严重影响着居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而冬季则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期,居民呼吸健康管理面临多重挑战。
什么是雾化治疗雾化治疗(雾化吸入疗法)通过雾化装置将药物分散成为微小的雾滴或微粒,使药物转化为气溶胶形式,通过吸入的方式将药物直接送达呼吸道和肺部,以达到治疗效果的给药方法;可以使药物在局部达到较高浓度,减少全身性副作用。
秋冬季节,由于天气寒冷干燥,咳嗽的孩子明显增多,而孩子一到医院看病,经常就会被建议做雾化。但同时“雾化比输液还要伤身体”“雾化就是在吸抗生素”“雾化会让宝宝产生耐药性”等传言又在朋友圈流传甚广。这就使家长害怕宝宝做了雾化会有“后遗症”,另外没做过雾化的一听也不敢做了。
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童呼吸道疾病的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学龄前儿童呼吸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临床常用的雾化吸入药物主要有: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短效 β2 受体激动剂 、短效胆碱 M 受体拮抗剂 和黏液溶解剂等几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