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冀川近期京东商城上线了两款机器人产品,其中一款机器人曾在今年的央视春晚舞台上大放异彩,以一段生动活泼的扭秧歌表演赢得了全国观众的喜爱与关注。在京东的售货界面中,Unitree G1人形机器人的售价为9.9万元左右,预计45天可交货。
国家相关政策支持叠加产业利好消息,人形机器人产业热度持续升温。政策方面,10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江平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出台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大力发展人形机器人等新领域新赛道。
近年来,人形机器人技术取得了显著进展,商业化进程加速,成为人工智能和高端制造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人形机器人在多个领域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工业制造:人形机器人可以承担重复性高、危险性大的工作,如搬运重物、焊接等,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还能减少工伤事故。
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之后的颠覆性产品。如今,人形机器人正处于从实验室迈向产业化的关键阶段。在北京的一家机器人公司,工程师正在对升级后的人形机器人“小星Max”进行行走训练。眼前的机器人还没有“眼睛”,但仍能在不平整的地面平稳行走。
近日,随着极氪5G智慧工厂第40万台汽车下线,现场一位特殊的“质检员”出圈了:正在实训的优必选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1,凭借全身摄像头与深度学习模型智能大脑,对车标及车灯实施了准确率超99%的毫米级精准质检,在运动控制与导航算法升级后,质检时间减半,效率得到极大提升。
·2024年将正式开启商用量产,2024年预计发货量将达到300台左右,其中双足 200台 左右,轮式 100台左右 。去年8月,科技圈知名KOL“稚晖君”彭志辉创立的智元机器人发布旗下首款人形机器人“远征AI”引起业内关注。时隔一年,“稚晖君”的第二代人形机器人来了。
近年来,人形机器人行业迎来了爆发式增长,犹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在科技领域绽放出耀眼光芒。随着人工智能、传感器技术、机械工程等多学科的飞速发展,人形机器人从科幻电影中的幻想逐渐走进现实生活,其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缴翼飞 北京报道2024年,人形机器人行业“风起云涌”。技术飞跃、市场扩展、政策推动……诸多迹象都在预示着这一行业所面临的变革与机遇。作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也是行业最受关注的公司之一。机器人为什么要向“人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