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移动支付的繁荣景象就像是春天里盛开的樱花,无处不在,洋溢着生机和活力,美丽的瞬间扑面而来。不管是在熟悉的菜市场挑选新鲜的蔬菜,还是在家中轻松缴纳水电费用,亦或是在公交车上的一次短途旅行,只需轻轻一指,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再见了,二维码!央行正式官宣,支付宝、微信迎来“劲敌”近年来,随着移动支付的飞速发展,二维码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支付宝和微信纷纷推出了二维码支付功能,方便了人们的支付体验,也推动了线上线下的商业交易。
中国人民银行直接推出的数字人民币是央行在金融领域对新兴支付方式的努力尝试,旨在推进金融领域的变革。近年来,随着互联网营销的快速崛起,线上支付方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现金和银行卡支付方式,为人们提供了更大的便捷性。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的通知》火了,网上有消息称“微信、支付宝收款码不能再用于经营收款”,近日,记者从央行相关部门获悉:这样的理解纯属误解。“在明年三月份以后,我们的市民朋友还是可以使用二维码进行收付款。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移动支付让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捷,现在很多中国老百姓出门基本上都不会带现金了,尤其是现在有很多中老年人也都会使用智能手机来支付,只需要手机扫码,很快就能够实现金钱的流通,这也是非常多国外老百姓羡慕中国老百姓的地方。
12月27日,人民银行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的通知》(银发〔2017〕296号),配套印发《条码支付安全技术规范(试行)》和《条码支付受理终端技术规范(试行)》(银办发〔2017〕242号发布),自2018年4月1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