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记者/杜安琪):近日,共享充电宝“易借难还”问题引发关注。有消费者向央视网《新闻+》记者表示,租借共享充电宝后找不到空位归还,只能被迫延长计费时间支付高额租借费用。“我花了一个小时找了三个归还点,全是满的,最后坐地铁回去才还掉,气死了。
来源:【昆明日报-掌上春城】近日,广东一女子发布视频吐槽,借了一个“来电”的充电宝,归还时跑了50多公里,都没有找到一个有空余的机器。一怒之下,砸了充电宝,此事引发关注。该女子的经历给“借共享充电宝易,还共享充电宝难”又增添了一个新的注脚。
前言:近日,杭州市消保委对不同品牌的共享充电宝开展专项监督调查,发现存在收费标准不统一、借时容易归还难、归还后仍然计费、充电效率低等系列问题,对消费者的体验感有很大影响。 我们身边的共享充电宝使用情况如何?
近期,多位消费者向读特新闻报料称,租借的来电共享充电宝在还进机柜后仍进行计费,还有些显示的归还地点为虚假地点,导致自己被扣取了押金。此外,还存在联系客服未能给出有效解决方案,且订单会在无额外操作的情况下结束计费,并扣除远超实际使用时长费用的情况。
来源:中新经纬 近期,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4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其中指出,由于商家信息显示不准、状态更新不及时等原因,消费者使用共享充电宝等共享产品后难以找到正确的归还地点,被迫延长计费时间。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万晓东李建)为促进共享充电宝行业健康发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近期,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天津市消费者协会、河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联合开展了共享充电宝消费调查,并于近日发布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近六成受访者认为共享充电宝收费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