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采访对象提供(下同)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成功为一名57岁的梅杰综合征女性患者实施了脑深部电刺激(DBS)手术,俗称“脑起搏”, 患者运动功能障碍显著改善,重返正常生活。
以下内容转自“学者探讨2024”官微:2021年,主要来自西部空军452医院神经外科,复旦大学上海肿瘤中心神经外科,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总医院神经外科的Jing Lin , Lei Jiang , Xiaogang Wang , Wenxin Wei , Chaoli Song , Yong Cui , Xiaojun Wu , GuanZhong Qiu 在Journal of Oncology 期刊发表了一篇论文,题目为:P4HA2 Promotes Epi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 and Glioma Malignancy through the Collagen-Dependent PI3K/AKT Pathway。
赵瑞神经外科主任医师 赵瑞 神经外科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中国抗癫痫协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癫痫协会SEEG与脑定位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脑功能与转化委员会委员,中国人体健康促进会神经调控与功能修复专业委员会委员诊疗范围包括:1.儿童难治性癫痫的术前评估及手术治疗。2.
人物经历:浙江嵊州人,1995年第二军医大学军医系毕业获学士学位,1998-2004年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神经外科,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后工作于全军神经外科专科中心,济南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历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曾担任济南军区总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中心副主任,2010年转业后被人才引进到同济大学附属上海第十人民医院担任神经外科副主任,2014年始担任科室党支部书记,2018年在美国纽约北岸大学医院神经外科做访问学者。
在今天举行的上海市医学会第三十七届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三十七届理事会第三次全体理事会议2023年度上海医学科技奖颁奖大会上,由奉贤区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冯东福主任团队领衔完成的“创伤性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项目喜获上海医学科技奖三等奖。
图说:长海医院团队为患者手术 院方供图(下同)日前,上海长海医院(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成功完成上海首台国产可充电方向性脑起搏器植入手术,标志着我国帕金森病外科治疗水平再创新高,为个体化、精准治疗帕金森病开启希望之门。接受此次手术的,是一位70岁的老人。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脑血管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提高大众对于脑血管疾病的认识、传播“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健康理念;整合医疗资源,提升脑血管疾病诊疗服务能力无疑是应对这一严峻挑战的有力措施。
“手臂终于是我自己的了……早知道‘脑起搏器’效果这么好,我真不该犹豫那么久!”在微创植入脑深部电刺激器后经过三周的恢复与观察,60岁的帕金森病患者范女士终于迎来了“开机”。随着电路接通,规律的电脉冲定向、精确作用于脑中病变核团,双臂震颤、肌肉强直、动作缓慢等症状显著改善。
昨天,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与华科精准公司在沪隆重发布机器人“脑出血创新诊疗方案”,展示了医企双方在3D结构光机器人脑出血手术治疗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为进一步提高脑出血的手术治疗效果,提供了新途径。据了解,此次发布会由上海四院神经外科主任张志文教授主持。
全球首款“可降解镁金属颅骨固定系统”多中心临床试验于2024年6月30日在上海启动。全球首款可降解镁金属颅骨固定系统。 澎湃新闻记者 陈斯斯 摄这一系统由上海神经外科专家会同上海一家本土科技创新企业的科学家们,历时多年自主研发而成,填补了世界神经外科手术材料领域的空白。
“刘阿姨您还记得‘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怎么唱吗?”“世上只有妈妈好……”手术室里响起了阿姨的歌声。近日,在上海冬雷脑科医院神经外科手术室,患者刘阿姨正在接受一场开颅切除颅内肿瘤病变手术,手术主刀医生王威拿着一副印有水果的卡片,跟刘阿姨边进行“聊天”测试,边进行手势指导。
来源:新民晚报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65岁的李先生(化名)饱受右侧抬眉无力、闭眼不全及口角歪斜的困扰。经过多方求医未果后,李先生终于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神经外科李世亭主任团队的帮助下,通过创新神经联合移植术,重新拥有自己的“真面容”。
日前,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张志文教授团队利用机器人辅助下,一次性手术切除位于左侧大脑半球矢状窦旁和运动区凸面的5个脑膜瘤。65岁的郑大妈(化名)术后无任何神经功能障碍,各项指标恢复良好。她已从上海四院顺利出院。
6月15日,楼美清名医工作室落户上海一院蚌埠医院。楼美清教授作为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的领军人物,拥有深厚的医学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他带领的团队在神经外科领域取得了众多令人瞩目的成绩,其团队不仅擅长解决疑难杂症,还在学术研究领域作出杰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