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语近年来,为保证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难的问题,国家出台了很多资助政策,惠及到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学生。下面小编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市资助政策的有关内容:1学前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儿童政府资助。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600元,资助比例不超过在园儿童总数的6%。
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省直管县教育局、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退役军人事务局、军区动员局,各高等学校、省属中等职业学校、省属技工院校,各委管学校、厅直属单位:为贯彻落实中央部关于学生资助工作的部署,不断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推进新时代学生资助工作高质量发展,全力实现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双重工作目标,全面提升资助工作的治理能力,加强机构队伍建设、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市民刘女士咨询,低保家庭的初中生,能享受什么补助?市教育局回复:针对初中阶段具有正式学籍在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免除学杂费和教科书费的基础上,按照寄宿生每生每年1250元、非寄宿生每生每年625元的标准发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
教育扶贫承担了“两不愁三保障”当中保障贫困人口能够接受义务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实现贫困群众脱贫的重要手段,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措施。让每个孩子都有学上、上起学、上好学、不因家庭经济困难失学辍学是我们教育扶贫的奋斗目标。
2021年,全省教育系统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和教育部支持指导下,克服汛情疫情影响,健全工作体制机制,深化精准资助、资助育人和规范管理,推动国家及我省各项资助政策落地落实,保障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维护校园安全稳定、促进教育改革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财政部近日下达1582亿元,比上年增加23亿元,引导和支持地方进一步巩固完善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一是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标准。
学生资助是一项重要的保民生、暖民心工程,事关教育公平和民生福祉。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经济困难家庭子女上学问题,经过多年努力,建立了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到高等教育完整的资助政策体系,充分保障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9月12日,记者从河南省教育厅获悉,为不断完善覆盖全学段的学生资助体系,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我省日前制定并印发了《河南省学生资助项目管理办法》,与之配套的各学生资助项目具体实施细则同时出炉。新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大河财立方消息】据河南省财政厅,为确保困难学生“应助尽助”,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今年以来省财政共筹措下达各类学生资助经费202亿元,健全完善“助、免、奖、贷”四位一体的全链条国民教育资助体系,助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推动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