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将“加快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作为重要内容,明确了以建设世界建造强国为目标,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质量安全可控、标准支撑有力、市场主体有活力的现代化建筑业发展体系,到2035年,建筑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大幅提升,“中国建造”核心竞争力世界
9月26日,山东省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新质生产力成果展在济南举行。成果展上,发力智能建造领域的中建八局二公司带来的12款智能建造设备装备。条板安装、喷涂抹灰、管道巡检……这些机器人干建筑活儿不费力现场展示的ALC条板机器人“兄弟”已经在10多个项目进行了规模化应用。
智能建造作为建筑行业转型的核心方向,是未来各类建造项目实现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驱动力。12月3日,由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建造·慧享未来”建筑机器人大赛在渝开赛。建筑机器人展(竞赛)区。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2024年度山东省首台(套)技术装备生产企业及产品名单近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了2024年度山东省首台(套)技术装备生产企业及产品名单,由中建八局工程研究院与中建八局四公司共同研发的“天蝉”住宅施工机器人系统成功入选。
原标题:这个“造楼机”上阵 5天能盖一层楼5天就能盖好一层楼,建造效率大幅提高,而盖楼所需的工人却在大幅减少,能节省60%的人力,这便是“造楼机器人”的神奇所在。日前,山东省首台套“天蝉”住宅施工机器人系统在青岛落地,这也是全省首台“造楼机”。
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8日讯 9月6日,“2024建筑应用创新大奖智能建造应用创新发展论坛”在青岛举办。本次论坛以发展智能建造、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为目标,有序推进城市智能建造,由国家建材展贸中心指导、建筑应用创新大奖组委会主办,中建八局四公司承办。
获评全国首届建筑机器人大赛“质量之星”和“环保之星”的ALC条板一体化施工协作机器人、让现场机械“一呼百应”的机械姿态云盒、国内首创的道路附属工程智能建造系列装备······近日,在中建集团主办的中国建筑科技展上,中建八局二公司自主研发的6款最新科技成果精彩亮相,引发广泛关注。
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29日讯 5月29日,山东省首台套“天蝉”住宅施工机器人系统正式发布,并在青岛黄埠岭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落地应用,迎来国家、省、市专家观摩。在位于青岛胶州的黄埠岭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现场,以往繁忙嘈杂的工地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包裹在楼顶的蓝色“箱子”。
中新网山东新闻6月7日电(张孝鹏)山东省首台套“天蝉”住宅施工机器人系统近日正式发布,在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的黄埠岭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落地应用,并与当天迎来国家省市专家观摩。走进黄埠岭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包裹在楼顶的蓝色“箱子”格外引人注目。
本次大赛共持续2天,涵盖钢筋翻样、模板配模笔试,模架搭设、瓷砖贴面、装配式安装、BIM协同赛等多个项目的实操比赛,来自中建八局17家二级单位的66支代表队共计287名参赛选手相聚青岛,展开一场高水平、高质量的“崂山论剑”。
智能建造时代已悄然来临,急需相关专业人才。因每年160万人的需求让智能建造专业成了香饽饽,根据教育部最新信息显示,“智能建造”本科专业新增备案高校数量38所,智能建造成为新增备案数量较多的本科专业。广受关注的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建设幕后就有一支来自“智能建造技术”毕业生团队。
赵波 李自强 青岛报道 5天就能盖好一层楼,而且盖楼需要的工人大大减少,大约能节省60%的人力。这都得益于造楼机的应用,实现了住宅楼的高效智能建造。近日,“天蝉”住宅施工机器人系统在青岛落地,这也是山东省首台“造楼机”。
“天蝉”住宅施工机器人系统在青岛胶州市黄埠岭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中投入使用。李源摄记者 宋迎迎通讯员 牟俊烨近日,在位于山东青岛胶州市黄埠岭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现场,3号住宅楼正“拔地而起”。让人意外的是,这栋楼施工工人比其他楼栋明显要少,作业效率却很高。
近日,由中建八局自主研发的“天蝉”住宅施工机器人系统在山东省青岛市投入使用。据介绍,这一被称为“造楼机”的系统是集轻量化、模块化、装配化、平台化、智能化、绿色化特点于一体的新一代住宅整体顶升集成建造平台,具有施工高效、安全可靠、经济实用、质量可控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