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钟楼附近拍照打卡点爆火,部分商拍从业者将位置较好的拍摄地点占用有偿拍摄,引来市民和游客的反感。5月23日,上游新闻记者从碑林区相关部门了解到,目前已经开始试行将钟楼周边部分区域划为“游客拍照区”,17时后禁止商业拍摄和直播。此外,西安有景区正式对商拍说“不”。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诗人贺铸在《绿罗裙·东风柳陌长》中,描绘了女孩的裙装,宛若芳草般清脆,让人只觉生机盎然。跨越历史,在盛唐光辉闪动的西安,属于汉服的文化从未消逝,反而越发灿烂。从地铁上的惊鸿一瞥,再到日常生活中的处处可见,汉服仿佛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并成为越发重要的服饰。
1月15日,游客在摄影师的指导下与钟楼合影。 记者 齐珂雨摄一个月前,江苏女孩张月就将“来西安旅游”纳入计划。她来西安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卡西安地标性建筑——钟楼。1月15日19时30分,夜幕下的西安霓虹闪烁,人流熙攘。
双节假期开启,西安作为热门旅游城市,将迎来一大波游客。汉服秀、艺术展、陕派相声…… 西安也准备了很多“好玩”迎接大家。汉服爱好者选择在钟楼旁拍照。在钟鼓楼景区附近的开元商城,五楼的观景平台早已成为网红打卡地,每天都有不少游客在此拍照。
图为西安地铁上身着汉服的少女。 张远 摄中新网西安5月18日电 (杨英琦)大唐不夜城、青龙寺、地铁、购物广场……在西安,人们对越来越多身着汉服的“同袍”习以为常。有着“周秦汉唐”的文化加持,汉服作为西安城市新风尚,已成吸引各地游客前往西安“打卡”的重要原因。
图为游客在大雁塔景区拍照留影。 张远 摄图为游客穿着汉服在大雁塔景区拍照留影。 张远 摄 图为游客在西安城墙永宁门游览。 张远 摄 图为夜色中的西安钟鼓楼。 张远 摄 图为西安大雁塔景区游人如织。 张远 摄 图为游客穿汉服在钟楼前拍照。 张远 摄 图为游客身着汉服在大雁塔前拍照。
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唐·李白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孟郊“吹过的风都是文化,脚下走的都是历史”“锦绣成堆,云想衣裳,华灯初上,叫我一夜入盛唐”“仿佛一场时光之旅,让我穿梭于古今之间。
夜幕下,游客身穿汉服在西安钟楼下拍照。游客在西安记忆展览馆中参观。篮球爱好者在灯光球场打球锻炼。南门外,一群喜欢音乐的年轻人在演唱。夜幕降临,小区为居民播放精彩的露天电影。市民在夜市享受美食。网络主播通过直播向网友介绍西安旅游。
华灯初上、灯火璀璨,一群身穿汉服的年轻人穿梭在西安街巷,一步一景悄然诉说着“千年故事”;夜幕降临后,西安各大博物馆成为“跟着课本去旅行”的热门“打卡地”;在城墙下、护城河旁,一首首现场演绎的流行歌曲,一个个风格迥异的餐厅、酒吧、剧场、商业街区,在绚烂多彩的城市夜景中,支撑起了夏日
外国友人体验古琴演奏。(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肖海波 摄) 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也让即将到来的乙巳蛇年备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