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革命失败后,全国陷入严重的白色恐怖之中。1927年8月1日,南昌城头的枪声像划破夜空的一道闪电,使中国人民在黑暗中看到了革命的希望。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以及其他许多地区的武装起义,开启了中国革命新纪元。山河为碑,历史作证。本篇介绍一幅表现秋收起义壮观场面的经典油画作品。
来源:解放军报·中国军号1927年秋,毛泽东同志在三湾时用过的油灯和砚台。资料图片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开启了中国革命新纪元。
《西江月·秋收起义》是描绘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纪实之作,毛泽东生前没有正式发表,它算不上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但无论是对中国革命的道路探索、对毛泽东的革命人生,还是对毛泽东的诗词创作而言,这首词都具有不可低估的转折意义,其特殊价值是其他任何作品都无法比拟的。
1927年4月和7月,蒋介石和汪精卫分别发动了“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公开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以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全国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大批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牺牲在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刀下。
编者按:毛泽东同志一生中写过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他的诗词气势恢宏,意境高远,寓意深刻,而他的一生中在江西写、写江西、为江西写的诗词作品有十余首。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江西新闻客户端邀请多位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网友,品读伟人诗词,激发奋进豪情。
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的进程中,毛泽东以极大的精力研究军事、指挥作战,对武装斗争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探索,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人民军队、怎样建设人民军队,打什么样的仗、怎样打胜仗,建设什么样的国防、怎样建设现代化国防等重大问题,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作出了极为杰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