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20日电 《中国证券报》20日刊发文章《上市渠道持续畅通 境外IPO备案数超百家》。文章称,证监会最新披露信息显示,截至9月14日,申报境外首次公开发行及全流通备案企业数量达107家。境外IPO备案提速,中概股IPO市场也有所回暖。
红星资本局1月15日消息,近日,海天味业(603288.SH)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谋求“A+H”双重上市。红星资本局注意到,前几年受原材料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海天味业经历了两年的业绩低迷期,2024年终于迎来业绩复苏。不过,国内市场增量仍然有限,出海成为海天味业必须走的一条路。
随着新冠疫情的基本结束,2023年中国医药产业将全面发力创新高质量发展。然而在行业遭遇“资本寒冬”下,中国生物医药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同时还面临着全球化变局冲击,供应链不稳,产品国际认可不足,核心人才短缺等诸多挑战。如此,创新药企又将如何突破困局?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崔文静 北京报道 IPO上市节奏降速十余月后,迎来改善信号。Wind数据显示,包括过会、注册、新上市企业在内的多项IPO相关数据,8月以来均呈加速态势;尤其是9月24日股市回升以来,提速明显。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张赛男 上海报道 国内半导体公司密集IPO。近日,上交所官网显示,西安奕斯伟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奕斯伟材料”)在科创板上市的申请获上交所受理。这是证监会“科八条”发布以来,上交所受理的首家未盈利企业。
IPO市场将至冰点后,投资机构开始将目光转向并购。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3日,A股发行市场已有89家企业撤回,去年同期为81家;上市企业数量锐减至31家,去年同期为70家。IPO市场阶段性收紧后,被投企业上市计划接连搁浅,监管层面也多次表态,出台相关政策,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濮振宇 距离第一次冲击IPO过去20年后,奇瑞重拾“上市梦”。近日有消息称,奇瑞控股已选择中金公司、广发证券和华泰国际负责旗下奇瑞汽车的潜在IPO事宜,奇瑞汽车最早于2025年在香港上市,估值超140亿美元(约合1000亿元人民币)。
每经记者:张明双 每经编辑:董兴生近日,中策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策橡胶)更新财务资料后继续冲刺上交所主板IPO。中策橡胶实际控制人为仇建平、仇菲父女。仇建平进行过多次收购,目前,其同时为上市公司巨星科技、杭叉集团和新柴股份的实际控制人。
证券时报记者 吴瞬赴港上市的热潮仍在继续,港交所的门又要被“踏破”了:在1月15日这一天中,竟有5家公司集体向港交所递表,而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2025年以来,已累计有21家公司递表港交所。值得关注的是,上述已递表的公司中,绝大部分背后都有着创投机构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