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梳理美国“回岸倡议”机构的回流项目库,分析相关宏观数据,回流效果已初步显现,关键行业领域的趋势性苗头值得高度关注,去“中国化”的供应链布局应积极应对,其背后蕴含的制造业竞争优势动态变化更应引发我国的高度重视。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从奥巴马政府“再工业化”到特朗普政府“美国优先”,再到拜登政府“供应链韧性”战略,美国不断加码推动制造业回流,事实成绩如何?一、美国制造业回流政策成效分析自2008年以来,美国制造业回流政策在不同程度上推动制造业回流。
自从美国决定脱实向虚,从工业资本走向金融资本后,美国在“去工业化”的路上一去不复返,不可逆转的产业空心化和经济金融化,给美国带来了严重的社会撕裂和经济危机。特朗普在美国大选时誓言要推动美国制造业回流,让美国再次伟大成了特朗普的口号。
在特朗普执政期间,“让美国再次伟大” 的口号喊得气势磅礴,而制造业回流被奉为实现这一宏大目标的关键路径。然而,残酷的现实却给这一雄心勃勃的设想泼了一盆冷水,美国制造业回流进程举步维艰。那么,在这一困境背后,到底隐藏着哪些错综复杂的经济难题呢?接下来,让我们抽丝剥茧,一探究竟。
近几年,推动制造业回归成了美国两党的共同口号之一,尤其是共和党。每当川普在台上勾画工业回流的美好蓝图时,那些沉浸在“回归美国梦”的铁锈带白人们就兴奋地高“trump”,让美国再次伟大,仿佛以前一个人在工厂上班,一家四口小别墅小汽车经常出去旅游的中产生活就又回来了。
美国大选进入白热化阶段,在川普枪击案、拜登退选之后,特朗普的支持率一路飙升,他的支持者和搭档更是进入到几乎癫狂的程度,尤其是川普钦点的副手万斯,说起话来更是口无遮拦,活脱脱像短视频平台上的欢乐网红,丝毫没有体现出一个大国政治家的谨慎与格局。
来源:环球资讯广播 根据美国经济分析局和美国人口普查局日前公布的最新数据,美国8月国际贸易逆差为704亿美元,继续保持赤字状态。美国经济分析局网站截图对于在大选前天天抹黑他国向美国“倾销”廉价商品的华盛顿政客们而言,这不能不说是个极大的讽刺。
(本文作者沈建光,京东集团首席经济学家)5月14日美国白宫宣布,将针对中国部分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性产业大幅提高进口关税,对中国半导体、锂电池、电动汽车等产品的关税从0-25%不等,提高到25%、50%或100%三档,这表明美国正试图加速全球高端产业链重构中的“去中国化”。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郑永年2025年已经到来,世界经济站在一个新的起点。在各大国际机构和各国经济学家展望2025年世界经济前景时,“不确定性”是出现频率极高的一个词。各方普遍认为,“变”带来了不确定性,其中有挑战,也有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