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态是指步行时的姿势,步态不稳是指走路动作不灵活,行走时两腿分得很宽;或步行时不能走直线,忽左忽右、步距短小,上肢不做前后摆动等一系列症状。要仔细观察老人站立、行走时的姿势,以及上下肢与躯干的配合。还可以让老人配合着沿直线向前走、侧行、退行、转弯,用足尖、足跟行走等。
曾经在春晚上,赵本山和范伟的小品里有一句台词令人印象深刻,“走两步,没事走两步”!现在告诉大家,站起来走一走还真能看出人的身体状况。如果走路时出现以下这些信号,一定要警惕血管是否堵塞,及时就医。01血管堵不堵?站起来走两步!中老年人要想知道血管堵没堵,站起来走一走就知道了。
指导医生 厦门眼科中心白内障·老花眼中心学科带头人 张广斌■早报记者 许钹钹 通讯员 陈芳2岁的孩子有点“愣头青”,总是“勇猛”地往前冲,导致不时摔倒。不少家长都以为,这是因为孩子缺钙,但医生却表示,这可能是因为孩子患上了白内障,影响了视觉系统的发育,需要尽快动手术。
痉挛步、慌张步态、冻结步态、共济失调步态……这些走路姿势的异常,反映的其实是一个人健康的异常。 本期《健康智慧屋》节目,我们邀请到了同济大学附属养志康复医院中西医结合运动障碍病科副主任医师赵卿,与大家探讨“常见步态异常的识别与康复”话题。正常的步态是什么样的呢?
帕金森病的症状多种多样,包括肌肉僵硬、震颤、麻木等,但是症状的出现和严重程度因人而异,且症状和其他一些神经缺陷有相似的表现,如果不经过医生的诊断,可能要很长时间才能确诊,非常容易被忽略。由于大脑中掌管人体运动功能的部位发生病变,继而引起帕金森病。
经常有帕金森病患者问:“我走路绊蒜、差点摔倒,怎么回事?”也有人说:“我走路往前冲,越走越快,根本收不住脚!”其实,不管是走路绊蒜,还是收不住脚,都是帕金森病患者步态障碍的表现。帕金森病有四大运动症状: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动作迟缓和姿势步态障碍。
4月11日是第28个“世界帕金森病日”,今年的主题是“和谐共生,美好生活”。帕金森病是中老年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多因环境、遗传、神经老化等多因素共同作用,最终导致神经元损伤、丢失。
昨天(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日。世卫组织专家预测,中国2030年的帕金森病患者将达到500万,且帕金森病患者正趋于年轻化。由于起病隐匿,许多患者不知道自己患病。而早发现、早治疗,对于帕金森病患者至关重要。上海疾控专家介绍,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在中老年期发病。
央广网北京4月11日消息 (记者 雷妍)帕金森病是第二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患病率仅次于阿尔兹海默病。据北京协和医院,在我国,65岁以上人口的患病率为1.7%,目前患病人数已经接近300万,预计2030年将达到500万。
帕金森病是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发病原因是中脑黑质多巴胺神经元的死亡。行走障碍是帕金森病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走路不稳、容易摔倒,更严重者想走却走不了,脚好像被粘在地上,迈不开腿,被称为冻结步态。行走看似是“自动化”的行为,但实际上,行走需要神经元之间精密的调控。
帕金森病是以运动和非运动症状为特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症状表现为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直及姿势平衡障碍等。为了让更多人关注、了解这一疾病,也满足帕金森病友对高质量诊疗技术的需求,10月20日,上海冬雷脑科医院多学科联合,开展大型义诊科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