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 李晓芳10月1日,中指研究院发布《2024年1-9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TOP100排行榜》。据统计,2024年1-9月,TOP100企业拿地总额5324亿元,同比下降38.1%,相较1-8月降幅收窄1.9个百分点。
如何在疫情的影响下囤积优质粮草,完成销售规模的良性增长,对于房企来说尤为重要。榜单显示,截至6月30日,土储50强房企的土地储备建筑面积合计约为25.94亿平方米,其中有4家房企的土地储备建筑面积超过1亿平方米,融创居首。
全国楼市新政频出,但暖意暂未传递到土拍市场。近期,合肥、杭州相继完成了一场土地出让,但与楼市气氛活跃不同,两地土拍市场因地块性质等原因,热度并不算高,拿地企业也多为国企。其中,5月14日杭州卖出4宗地,分布于星桥、下沙东部湾新城、银湖、鹿山板块,出让土地面积26.7万平米。
本文重点分析2019年长三角地区房企土储货值TOP30的房企在长三角地区布局的特点、重点城市的布局差异等,结合市场走势,分析房企在长三角区域哪些城市具备拿地机会。本 文 约 4714 字 阅 读 需 要 10 min。
时代周报记者 胡天祥 发自广州土地储备决定了房地产企业未来的销售收入,也决定了其获取资金潜力,是企业规模化发展之中的重要环节。9月21日,作为时代传媒2020中国地产时代百强榜的子榜,《2020中国地产潜力榜50强》(以下简称“榜单”)出炉。
摘要全国土地市场热度区域分化明显,一线城市土地楼面价、溢价率呈现上涨趋势;二线城市开发商拿地热度未减;三四线城市土地市场流拍走高。房企2020年拿地持谨慎积极态度,择机新增土地储备,并寻求多模式、多渠道拿地。
房地产市场承压下行、土地供应持续缩量,土地市场在今年未能迎来逆转,仍然保持低位盘整。中指院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TOP100企业拿地总额6198.7亿元,同比下降38.7%,相较前9个月降幅扩大0.6个百分点。
2018年已经过去,历经史上最严调控的房地产行业,依然取得了亮丽的业绩。仅前11个月商品房销售额已达12.95万亿元,为连续第三年破10万亿大关。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这可能是最好的时代,亦可能是最坏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