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公益组织参与儿童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实践圆桌对话会举行,与会专家们探讨了公益组织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中的意义和角色作用。调查显示,我国有3.4亿17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其中约有3000万人受心理障碍困扰。
亲子关系出现问题,父母孩子缺乏沟通?听听北师大专家怎么说原创 安京京 刘洋 北京考试报 2021-01-11晨雾 / 转帖近年来,青少年学生如何规避青春期出现的各种心理不良情绪与状况,从而更加健康地成长,成为学校老师、学生家长乃至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话题。
“沟通,让家更温暖”2024年北京家庭教育主题培育实践活动21日启动。北京市妇联供图中新网北京新闻4月21日电 (记者 徐婧) “沟通,让家更温暖”2024年北京家庭教育主题培育实践活动21日在北京城市图书馆启动。
儿童精神科门诊为何熙熙攘攘?记者调查儿童青少年心理之困调查动机近日,某医院面向儿童的精神科门诊深夜排队的新闻在网上引发广泛关注:“小小年纪怎么得了抑郁症”“我们的孩子怎么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再次成为热议话题。
访谈专家边玉芳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所长、儿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郭 菲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2022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负责人、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国民心理健康评估发展中心副主任李 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高亚娟 北京市海淀寄读学校心
“我家孩子适合什么体育项目?”“每周孩子需要多少次体育活动?”“每次体育活动要达到什么样的强度?”近年来,随着体教融合的不断深化,体育和教育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增加儿童青少年的体育活动,增强身体素质。但在鼓励孩子们“动起来”的过程中,“孩子究竟应该怎么动”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01 消失的"小尾巴"王女士站在儿子紧闭的房门前,手机里还存着三年前的视频——那个穿着恐龙睡衣的小男孩,像块牛皮糖似的黏在她身后,奶声奶气地说着"妈妈你看"。如今15岁的少年,却像换了个人,每天放学就躲进房间,连晚饭都要分两次热。这种转变正发生在无数家庭。
就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12月12日,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17岁高三男生,与陪读的母亲因学习问题发生矛盾,后演变成肢体冲突,致母亲死亡。而在此前一个月的11月12日晚,南京市第十三中学学生李某某晚上10点下课回家后写作业时,遭母亲说教辱骂,盛怒之下,他将母亲杀害。
2012年教育部发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6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等22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2018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21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2023年教育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旨在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
一些地方中小学生“课间10分钟被约束”的问题受到广泛关注,课间十分钟,如何让孩子“动起来”。近日,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教育部高度重视该问题,已就相关问题密集部署、全面排查,认真督促整改,并将指导地方建立常态化督导检查长效机制。
面对学业和生活中的挫折与压力时,儿童青少年难免出现负面情绪,有些孩子会较快地调整和恢复,也有部分孩子由于缺乏抗压能力和心理韧性,会长时间情绪低落,难以走出阴影甚至产生心理疾病。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孩子的心理韧性需要引起家校社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