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市教育局发布通知,首批遴选35所中小学开展“人工智能+教学”试点,聚焦人工智能与教学深度融合核心场景,探索“以智助教、以智助学、以智助育、以智助评、以智助研”的实践路径,增进教与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让教师有更多时间为学生健康成长赋能,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过去一年,人工智能(AI)话题几乎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是否也面临技术进步的挑战?答案几乎是肯定的。老师们率先遇到考验,接受采访时,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南区学校90后语文老师唐能宣提出:“当学校引入AI教师测评系统,作为一名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仍然会显得手足无措。
封面新闻记者 戴竺芯 杨旭斌近日,有自媒体账号发布信息,称“成都30所中小学即将开启机器人授课”,引发网友热议。其发布的信息称,“人工智能+教学”,未来的课堂不再需要真人老师上课了?2月21日,成都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称该消息并不属实。
来源:【人民网】成都市人工智能教育与大思政教育融合创新研讨会暨树德中学信息科技学科论坛现场。学校供图人民网成都4月12日电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会给中小学带来哪些影响?又能给校园带来哪些改变?
近年来,成都市技师学院大力推动教育、科技、人才深度融合,以“新”提“质”、以“质”促“新”,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创新办学,着力打造与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强化优质办学,大力实施“三个工程”。成都技师学院供图强化优质办学,大力实施“三个工程”。
学生在课堂上课。安源 摄2月26日,四川成都市中小学幼儿园春季学期正式开学行课第一天。成都七中初中附属小学机器人“七仔”在开学典礼上和同学互动并为该校2年级4班的同学上了“开学第一课”。学生在学校科技馆体验VR视功能训练。
近日,有自媒体账号发布信息,称“成都30所中小学即将开启机器人授课”,引发网友热议。其发布的信息称,“人工智能+教学”,未来的课堂不再需要真人老师上课了?2月21日,成都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称该消息并不属实。
近日经过半个月的试运行位于龙潭工业机器人产业功能区东广人工智能谷的成都机器人创新中心顺利通过验收即将正式投用据了解,成都机器人创新中心是以解决技能人才供需矛盾为突破,聚焦“十四五”期间技能人才培育目标,依托区内优质的载体资源和集聚的产业生态,打造的产业公共服务平台。
来源:【红星新闻网】红星新闻网2月24日讯近日,教育部公布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名单,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成都附属小学成功入选。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成都附属小学是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与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政府合作创办的公办小学。
“你好,刘子恒,我是机器人小飞。”位于成都市成华区的华西中学人工智能创新实验室中,一个圆头圆脑的机器人正在进行人脸识别和语音播报。你知道吗?这些功能,是由一群中学生通过编程实现的。新一轮科技浪潮的推动下,教育领域如何拥抱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产业?
中国发展网讯近日,“2024年上海国际教育机器人节ENJOY AI 全球总决赛暨世界机器人大赛”锦标赛落幕,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学道分校周久人、冒冠宇同学凭借沉着冷静的心态和出色的发挥,在来自全球2000余支参赛队伍的激烈角逐中脱颖而出,以168秒的全场最短用时,斩获“运动会闭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