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12月21日讯(记者 陈思思 见习记者 郑皓天)今天上午,河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北省深化医保改革 推进医保服务便民利民”新闻发布会。河北省医疗保障局医药服务管理处二级调研员王春明介绍了河北省在推进异地就医更加便民方面取得的成效。
中新网河北新闻3月22日电 (崔志平 王鹏)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葛茂松在衡水市政府新闻办21日召开的第十二场“京津冀协同发展·衡水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称,十年来,枣强县全面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异地就医实行“一卡通行”,就医购药“不降比例”直接结算。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碰碰词儿工作室】随着医保制度改革推向纵深,一项项举措回应百姓关切,让群众看病越来越省心。上午8时,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居民郭桂英开始例行“锻炼”——把家里打扫得清清爽爽。77岁的她常做家务,完全看不出患肿瘤已近10年。
河北启动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试点工作九家协议机构纳入首批试点范围纵览客户端讯(河北日报记者解楚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卫健委近日印发通知,自4月1日起,在部分地市启动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试点工作,依托全国工伤保险异地就医结算信息系统,实现工伤职工在试
近日,河北省医保局、省财政厅印发通知,提出3月1日开始将省内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纳入按病种付费管理。通知提出,将省内异地就医符合条件的住院医疗费用纳入就医地的按病种付费管理,包括按病组(DRG)和病种分值(DIP)两种形式。参保人员继续按参保地医疗保障政策享受待遇。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北京市朝阳区、天津市滨海新区与河北省廊坊市12月26日在廊坊签署《关于推进京津冀三地先行区(市)医保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协议明确,探索扩大三地门诊慢特病异地就医备案、院端直接结算范围,实现参保群众在异地直接办理门诊慢特病备案,积极指导和协助定点医疗
陕西省延安市中医医院医保结算处正在进行医保结算。图/新华社近来,多地开通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 的消息,引发了社会关注。5月13日,《光明日报》也报道了河北的相关情况。该报道称,不仅在河北,近年来,全国多地陆续开通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
纵览客户端讯(河北日报记者崔丛丛)“通过‘河北智慧医保’微信小程序申报生育医疗费用报销,同时申领了生育津贴,非常方便。”近日,河北省医保参保人张女士在山西老家生了二胎,出院第二天她就通过手机完成了生育医疗费用报销申请和生育津贴申领,钱很快就打到了她的账户。
来源:【河北经济日报】一张社保卡,能通办包括人社服务、医疗结算、民生服务在内的诸多事项。河北新闻联播报道,最近,京津冀三地人大常委会相继通过推进京津冀社会保障卡一卡通的规定。这里说的京津冀社保卡,指具有京津冀一卡通功能的第三代社保卡。
京津参保群众去年来冀就医人次增长超9成就医选择之变,折射京津冀医疗新格局在河北,很多群众生病后都选择前往京津治疗。然而近两年,不少人在省内医院发现,操着京津口音的人越来越多。来自省医保局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京津参保群众累计来冀就医直接结算566.47万人次,同比增长90.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河北省面临的重大机遇。河北发挥好环京津的地缘优势,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京津辐射带动效应加速显现,京津冀三地对接机制更为紧密,共同打造6个重点产业链,其中,河北牵头的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产业保持较快增长,引进在京央企二、三级子公司实现历史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