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友文化#专题·《古诗十九首精讲》#《古诗十九首》,组诗名,五言诗,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为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昭明文选》(又称《文选》)而成。处处表现了道家与儒家的哲学意境。
7 诗三首课文研讨一、整体把握涉江采芙蓉这首诗写的是游子采芙蓉送给家乡的妻子。采摘花草赠给远方的亲人,这种举动在古代诗歌里多有表现。它寄托了什么呢?让我们看看《古诗十九首》中的“庭中有奇树”一诗: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古诗十九首之《涉江采芙蓉》一提到诗歌,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唐朝,其实汉代的诗歌也不乏精品。汉代的乐府诗已经逐渐走向成熟,它为唐代诗歌的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说到汉代诗歌当首推《古诗十九首》,因为它代表汉代诗歌的最高峰。
赵彦昭是唐玄宗早年的丞相,这首诗,写木芙蓉,一来证明,木芙蓉在当时在北方还属于珍惜花木,所以看到木芙蓉开花,分外惊讶,二来,木芙蓉,是因为类似荷花的大而鲜明,所以特意以木芙蓉区分,也可以看到古代花卉的审美历史,是先有荷花,而后才有木芙蓉。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在《杨柳枝》中一问,写尽了古今男女的深情。“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是《诗经》中女子对男子的牵肠挂肚;“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是屈原笔下湘夫人希望与湘君相会时的翘首期盼;“心似双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