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中,最适合艾灸的就是夏天,艾灸可以补阳,夏天阳气也比较足,是发散的季节,艾灸时阳气进入体内可以更好的把寒邪和湿邪通过毛孔发散出来,因此可以让艾灸的效果更好,今天给大家分享三个穴位,帮助你在夏天祛湿通络。
现在人的生活比以前更加丰富了,有些人喜欢在夏季喝冷饮、吃消夜,吹空调,贪凉怕热也成为了常态,但是这些不良习惯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各种健康隐患,”湿气重“现在已经成为了影响人体健康的主要因素,如果忽视调理就会引发多种不适,还会增加疾病的风险。
网友提问:刘老师,我一直是艾灸的忠实粉丝,也是你们家的老顾客,艾灸治好了肠胃问题,但是现在感觉体内寒湿比较大,有点畏寒怕冷,用艾灸调理了一个月左右,灸了一段时间肚脐,有效果,但是感觉效果不是很明显,能指导下体寒、湿气重的穴位吗?
艾叶是不错的中药,能内服,也可以外用,艾叶性温,能归脾经、肾经和肝经。把30~50克艾叶放在锅中,倒入1500毫升水,煎煮15分钟左右,把艾叶去掉,然后药液倒入洗脚盆中,双脚放在盆子上方熏蒸,水温降到50摄氏度时再泡脚,能辅助治疗咳嗽。
您是否也有这样的困扰?四肢无力、易困嗜睡、口干口苦、腹胀腹泻、大便稀溏……总说这是“湿气”作祟,那么什么是“湿气”,如何改善“湿气”呢?什么是“湿气”当水过多的出现在人体中,导致身体困重、酸痛、水肿、泄泻,体内的水就成为了“湿邪”,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体内湿气。“湿气”还分类型?
10月8日,我们迎来了寒露节气,这是由凉爽转向寒冷的分水岭。寒露过后,昼夜温差加大,此时早晚应及时添加衣物,特别要注意做好保暖。寒露脚不露在寒露时节,气温逐渐下降,脚踝部位容易受到寒邪的入侵。若长期受寒,可能导致阳气不足,出现怕冷、四肢发凉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