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协约国方面定于1919年1月份在法国巴黎召开会议,解决战后事宜。中国作为参战战胜国之资格参加了巴黎会议,当时的北洋政府经过精心准备,组织了了一个由50多人组成的代表团参加和会。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11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开幕。据美国《纽约时报》近日报道称,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的过渡团队已经准备好一系列行政命令和公告,内容包括退出关于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
董寒阳/中国新闻网中新网12月12日报道,事关全人类未来生存环境的一份重要协定,于2020年12月12日迎来达成五周年的纪念日。这项代表着全球逾190个国家和地区共同“誓约”的协定,是在全球气候变化加剧的严峻情况下诞生的。
来源:新华社新华社迪拜12月13日电 特稿:《巴黎协定》首次全球“大考” 中国“答卷”尽显大国担当新华社记者郭爽 王燕 邰背平《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已完成《巴黎协定》生效后的首次全球盘点,全面“考核”了全球落实《巴黎协定》
当地时间2016年4月22日,《巴黎协定》高级别签署仪式当天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共有175个国家签署了这一协定,创下国际协定开放首日签署国家数量最多纪录,签约方承诺将全球气温升高幅度控制在2℃的范围之内。当天,时任美国国务卿克里与孙女共同见证《巴黎协定》签约。
在1919年2月25日续开的巴黎和会的最高会议上,中国方面终于正式提出关于山东问题之说帖,即要求胶、澳租借地、胶济铁路及其他关于山东省之德国权利直接归还中国的提案,其中包括:甲:德国租借权及其他关于山东省权利之缘起及范围;
对中国,摆出一副对南北双方不偏不倚的公正态度,暂停向北京政府支付政治借款,促进南北议和,这是考虑到在巴黎和会上即使北京政府答应了日本的要求,南方政府也会反对,南北妥协实为日本在和会有关中国问题上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