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堂木”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即已开始使用。唐代之前,“惊堂木”并无图案,只是为方便起见,将其顶面做成弧形而已。唐太宗时期(公元627年—650年),开始有人为了美观,在惊堂木上雕刻动物图案,有龙,有虎,有狮,不一而足。
9月29日《人民日报》报道:“县级政权承上启下,拥有相对独立的自由裁量权,权力大,责任也重。”话锋一转,强卫语气严厉,“今天这么重要的会议,刚才我注意到某县的主要领导竟然趴着睡觉,这个样子怎么能够履行好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
常有斌说,基层法官待遇低、压力大、责任重。“全县法院每年办案都在5000件以上,今年上半年就有4000多件。”以宽甸县法院为例,每名一线法官年办案近200例。于洪区法院普通法官一个月收入也是2000多元。
大家都知道,法官有一个威严的“神器”——法槌。但是你们知道吗?法槌在中国并非舶来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开始使用惊堂木,这可以被视为法槌的雏形。据《国语·越语》记载:“惊堂木,长六寸,阔五寸,厚二寸又八。添堂威是也……”(没错!这就是Created In China!
还没到年末,2016网络热词古文版就出炉了,摘录几条看看:你这么厉害,怎不上天呢?汝乃天娇,何不上九霄撩妹/撩汉挑兮狎兮,欲成我妻,逗乎昵乎,终成我夫A4腰一纸束楚腰感觉身体被掏空了叹吾身,已掏虚呵呵呵!丰富多彩有活力,言简意赅意诙谐,有点意思不?
“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2020年,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迎接学生复学返校的海报上印了这样两行字,内容是从清代学者孙星衍的对联中摘录而来。文字背后蕴藏了一种坚韧的力量和温柔的情感,与当时复学返校的背景非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