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奶是婴儿的常见现象。出生才28天的凡凡(化名)却因反复吐奶引发咳嗽及肺部感染。长期在市妇幼坐诊的上海儿童医院儿外科专家刘莹华会诊后发现,凡凡的呕吐与平常所说的吐奶不同,是因“肥厚性幽门狭窄”引起的。据介绍,肥厚性幽门狭窄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约五百分之一,误断率较高。
一周前,一对家长带着自己出生仅2个月2天的儿子辰辰(化名)从湘潭驱车赶往了湖南妇女儿童医院,一踏进儿外科周小渔主任诊室门,家长焦急地和主任诉说着儿子的病情。辰辰自出生后不久便遭遇了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的困扰,这一疾病如同无形的枷锁,限制了孩子的正常进食与成长。
出生后2-4周,宝宝频繁吐奶,有时呈喷射状,吐奶量较大,且随着时间推移愈发严重,光吃却不长个儿!这些异常,可能是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在作祟。2024年12月10日,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以下简称“浙毕医院”)小儿外科接诊了一名来自云南省镇雄县的2个月婴儿。
小路(化名)在出生后第10天突然出现吐奶的情况,家长变换喂养方式、少量多餐的喂养,但呕吐不见好转,而且呕吐次数和量逐步增多,已经消退的黄疸退而复现。经腹部B超及上消化道钡餐检查,确诊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张小桐 廖嘉慧全媒体记者刘孝军)近日,襄阳市中心医院儿科NICU、小儿外科、麻醉科联合协作,成功为一名出生仅一个月的宝宝完成幽门环肌切术。手术用时仅半小时,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患儿恢复良好,顺利出院。
交汇点讯 近日,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收治一名早发性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男婴,并成功为其完成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而这位男婴也成为扬州地区开展微创手术以来施行的最低体重婴儿,其手术时体重还不到2.5公斤。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今天传出消息:上海专家联手救治出生22天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患儿,整个手术仅耗时40分钟。至此,G-POEM内镜微创术创下患儿最小年龄世界纪录。患儿小路(化名)于10月22日在吉林出生,体重7斤8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