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陪玩游戏,周末接单”“线下陪玩,超短裙、黑丝,你想让我怎么穿都行”“不露脸陪玩每10分钟148元,露脸陪玩每10分钟228元”……这是《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陪玩这一新兴事物时,看到或收到的陪玩信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陪玩”悄然兴起。
出品 | 创业最前线作者 | 李小反编辑 | 蛋总当人们还在为“互联网人35岁失业”、“大厂裁员”和“就业难”而焦虑时,一些小众职业正在悄悄走红,比如塑造虚拟人物面容的“捏脸师”,把手机做成“标本”的“手机入殓师”,家庭“整理收纳师”等。
资料图/IC“如果觉得兄弟游戏玩得不错的话,明天订单接着走起!”10月3日深夜,张科微笑着向客人告了别,狠狠地伸了个懒腰。连续6个小时的陪练,让他累并快乐着,“今天赚到400元,必须得稳定抓住国庆流量。”国庆七天长假,旅游热潮之外,也有不少玩家选择在家玩游戏。
如果在热门手游的“陪玩”相关超话发出一条帖子,说明自己的段位和要求,评论马上会被各种消息充斥——“30/h,技术陪秒上号,1.6W露露、镜,让红蓝,全程照顾游戏体验”“40/h包C,先打后付,80段射手有麦,主页信誉图可查”“娱乐25/h,俱乐部百人陪,最低巅峰2300,各种大小国金标在榜,排位可选包星包C,价格合理,欢迎点单”。
央广网北京6月11日消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周益帆)伴随着游戏产业的蓬勃发展,游戏“陪玩”已经不是新鲜事物。通过为网络游戏玩家提供游戏陪伴服务,来赚取一定的费用,是其主要的盈利方式。但在一些软件上,“陪玩”已从网络游戏领域拓展到陪吃、陪聊甚至涉黄、诈骗等灰色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