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茶树“大庵宋种” 潮州市凤凰镇人民政府 供图中新网广州3月16日电 (记者 程景伟)春天在群山中苏醒,阳光正好打在古茶树刚冒出的芽头上;浩瀚星空下,古茶树遒劲挺拔,巍然屹立……3月16日零时,首个古茶树慢直播——“600年宋种茶树抽芽到采摘全过程”慢直播在“南方+”茶业频道开播
文/绿色中国融媒体记者 铁铮 特约记者 王宏腾 柏顺文 张武先岁月沧桑,古茶树顽强成长。一棵棵古茶树扎根神州大地,是大自然留下的宝贵遗产,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最好见证。古茶树是我国重要的茶树种质资源基因库,是西南山地最具标志性的文化特征植物。
眼下,正是春茶采摘季,在云南各地的茶园里,随处可见农户抢抓春光采摘春茶的忙碌景象。在临沧市云县白莺山古茶园里,两棵千年古茶树(树龄分别为2600年、2700年)的采摘现场有些特别——村民用钢管围着古茶树架设了承重栏杆,既方便采摘,也能保护好古茶树。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董业衡、耿旭静)广州花都最北部梯面镇的大山深处,隐藏着一片高达一千多亩的原生态古茶园。4月11日,记者来到梯面古茶园,现场直击客家村民采茶、炒茶、品茶、“兴”茶的全过程。茶园里的很多古茶树粗大壮硕,部分高达数十米。为什么梯面的茶树这么高?
来源:【绿色中国】文/绿色中国融媒体记者 铁铮 特约记者 王宏腾 柏顺文 张武先岁月沧桑,古茶树顽强成长。一棵棵古茶树扎根神州大地,是大自然留下的宝贵遗产,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最好见证。古茶树是我国重要的茶树种质资源基因库,是西南山地最具标志性的文化特征植物。
抽芽吐绿,古树生春。 不久前,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景迈山古树茶迎来了首批春茶开采。景迈山春茶。李茂颖摄公元10世纪以来,布朗族、傣族先民先后迁徙至景迈山定居,并在这里发现和认识野生茶树,利用森林生态系统,探索出“林下茶”种植技术,逐步形成万亩古茶林。
春光明媚,新茶初发。连日来,在遵义市习水县同民镇蔺江村古树茶基地,茶农们穿梭在古树茶基地,寻找带年份的古茶树进行采摘春茶,一捏一提间,一颗颗嫩芽被快速摘下,收入篓中。春茶采摘活动现场。“过去种植玉米,现在采茶可比它强多了!一年收入2-3万元,还是挺不错的。
春暖茶香。清明之后,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3.69万亩百年以上栽培型古茶园迎来2024年春茶采摘季,茶叶品质和产量稳定,茶农收入可观。古茶树资源的科学保护利用,促进了双江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式现代化·走进乡村看振兴】光明日报记者 王建宏 张锐 光明日报通讯员 王梓楠3月28日清早,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采花乡楠木桥村,一夜春雨,古茶吐翠。村党支部书记马学才泡好一杯浓茶,拎着茶杯走进了茶园。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景迈山古茶林的千年智慧传奇当地时间9月17日15时33分,“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在沙特首都利雅得市举办的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通过审议,成为中国第57处世界遗产,这也是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
资料显示,我国古茶树有5600多万株,约97%分布在云南。作为世界茶树原产地,云南分布有大量野生茶树群落、栽培型古茶园和数千万株古茶树,是全球独一无二的古茶树王国,这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便是名山名寨古茶树。
作者:李飞雷 李紫珏傣族姑娘采茶忙布朗女孩制茶香家家户户客满堂村容村貌换新装傣族姑娘采茶忙金秋九月,景迈山上秋高气爽、景色迷人。漫山遍野的古茶林抽枝冒芽,傣族姑娘们穿梭在古茶林间,背着背篓、哼着傣乐,乐呵呵地采摘着2024年的第一波秋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