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民在用手机拍照留念。张强 摄淠史杭工程兴建于1958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个千万亩级灌区。张强 摄 合肥市民在参观“山河安澜——淠史杭灌区主题展”。张强 摄 主办方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现淠史杭灌区秀丽风景。张强 摄 合肥市民在参观“山河安澜——淠史杭灌区主题展”。
鲍家章 问:“十四五”期间,淠史杭现代化建设内容有哪些? 鲍家章:“十四五”期间,淠史杭灌区规划总投资22.12亿元,拟实施渠首枢纽加固1处;渠道整治36条,长度共计711.16km。其中,我市境内投资11.
相关链接:淠史杭灌区1958年开工建设,至1972年基本建成通水,是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动人民群众艰苦奋斗兴建的全国最大的灌区。自建成至今,经历了初建、外资配套、节水改造、现代化改造等多个阶段。
大皖新闻讯在你的印象中,淠史杭是什么颜色?是群溪拂过山岗、草木蔓发的绿意,还是万流滋养农田、迎来丰收的金黄?我说,淠史杭是红色的。这红色,是千军万马肩担手抬的一腔热血,是把生命留在建设一线的极致忠诚,更是创造不可能的人间奇迹。
大皖新闻讯8月14日上午,大皖新闻记者从淠史杭工程开工建设65周年新闻发布会获悉,淠史杭数字灌区项目建设目标是实现水资源配置、供水调度、水旱灾害防御等核心业务数字化,支撑"四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实现,全面提升灌区现代化管理水平,该项目投资1.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8月19日,对安徽省六安市三十铺镇罗管村种粮大户万立成一家而言,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每到这一天,83岁的老母亲万世艮总要拉着晚辈们讲讲当年的往事。65年前,18岁的万世艮扛起铁锹来到淠河,跟在同村长辈后面有样学样,一锹一锹地拓宽河道。
大皖新闻讯8月14日上午,大皖新闻记者从淠史杭工程开工建设65周年新闻发布会获悉,淠史杭灌区年均防洪减灾效益超过4亿元,淠史杭灌区建成以来,已累计灌溉供水1786亿立方米、灌溉农田5.2亿亩、助推粮食增产1590亿斤。
以1.4万平方公里的庞大水生态系统,润泽安徽、河南两省4市17个县区的超千万亩田地、超千万城乡人口,灌溉区贡献了全国百分之一的粮食产量、安徽省近三分之一的GDP……纪念淠史杭工程开工建设65周年大会8月19日在安徽省六安市召开,会上发布了淠史杭工程的亮眼“成绩单”。
大皖新闻讯 抗旱减灾效益达1600多亿元 、累计改善灌溉面积840万亩 、新增年节水能力3.62亿立方米……8月14日上午,淠史杭工程开工建设65周年新闻发布会在六安市(安徽省淠史杭灌区管理总局)举行,安徽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徐维国出席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淠史杭灌区的发展成效。
中新网安徽六安8月20日电 (记者 张强)八月的皖西大别山区层林尽染、水清岸绿,淠史杭灌区的水稻正在抽穗期。安徽省六安市三十铺镇罗管村种粮大户万立成,对自己今年种植的1000亩水稻能够丰产很有信心。他说:“淠史杭工程主干渠从我们村穿过,种粮这么多年基本没为用水发愁。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作为全国三个特大型灌区之一的淠史杭工程始建于1958年,历时14年骨干工程基本建成通水。淠史杭灌区发源于安徽省六安市,润泽江淮,是新中国治淮工程衍生的重要成果,联通淠河、史河、杭埠河三大水系,灌溉供水范围涉及安徽、河南两省4市17个县(区),灌区国土面积1.
面对连续干旱天气,安徽省淠史杭灌区管理总局为保秋粮安全,超前谋划,算好水账,日均输水超3000万立方米,相当于每天提供约3个杭州西湖的水量为灌区内960万亩稻田“解渴”,为保障灌区粮食稳产、丰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充分发挥了——淠史杭工程的“宝藏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