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通过朋友和网络得知后,下载捷信APP仔细查阅2笔借款合同,才知晓捷信工作人员在宣传介绍贷款时以低利息诱导消费者,隐瞒分期月,贷款搭售高额保险服务费,客户保障服务包,灵活还款服务包,变相收取利息,而且本人未签署合同,捷信伪造本人电子签名。
欧阳晓红农民也好,学生也罢,或是捉襟见肘的工薪阶层,均能借钱消费,而他们也是捷信的准客户。这家惟一拿到消费金融牌照的外资公司“每天处理10万份借款申请,平均审批时间5分半钟”,在中国有1100万人体验过捷信的普惠金融服务。
网贷巨头捷信,是一家捷克人在2010年出资设立的网络贷款金融公司。自从有了分期付款业务,人们消费方式也改变了,捷信的入侵,慢慢蚕食本来安静的消费观念,残害了很多国人,更是让国内很多资本家跟风投入高利贷套路贷,裸贷校园贷。
4月28日,国内持牌消费金融(下文简称“消金”)的龙头——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简称“捷信”)发布了2019年度报告。年报显示,截至2019年底,捷信总资产1045.36亿元,负债总额932.27亿元,净利润11.4亿元,同比下降18.34%。
聚投诉信息超2万条,套路19岁学生借款做医美手术 聚投诉信息显示,捷信消费金融被投诉原因多涉及砍头息、高利贷、暴力催收等,借款人孙女士称,早前通过一个借贷中介介绍通过捷信金融公司借贷24000元整,可是到手总款项只有20000元整,里面有4000元是砍头息。
截止到2022年,捷信中国已经在中国运营了14年,2019年的疫情对于捷信公司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三年的疫情对于以线下门店驻点销售贷款业务为主捷信公司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打击,疫情导致线下业务受阻无法开展,庞大的线下销售团队带来了极高的人力成本,导致在疫情时代无法及时进行调整,而马上、招联等消费金融公司积极的开拓线上业务,已经远远超越了原来的消费一哥捷信,捷信在2020年年初开始大批量的对各地的销售人员进行裁员,也赔付了一大笔资金,其各地的分公司也全部进行了注销,截止到2022年十一月截止,捷信目前在中国大陆还存在四个办公点,一个是在深圳市,一个在湖南长沙市,一个在武汉市,还有一个在天津。
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信,不仅是银监会批准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还是中国首家外商独资的消费金融公司,也难怪网友们戏称其有背景。含着”金钥匙”长大,却在我国明目张胆的放着高利贷,着实手段不简单,说没背景估计它自己也不信。
近日,来自于捷信消金一个本金规模高达260亿的资产包即将转让的消息,在个贷不良市场上不胫而走。接近捷信消金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称,该不良资产转让包报价约为20亿元。若转让成功,将刷新个贷不良资产转让纪录。据记者了解,该资产包其中一个接手方为浙商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