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一程摇橹船,在小桥流水的姑苏城间摇摇晃晃点一杯雨前茶,听吴侬软语从声声慢唱到蝶恋花这里,是苏州平江路苏州古城迄今保存最典型、最完整的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至今仍与800年前的宋代《平江图》基本一致如今,这片历史文化街区里还居住着1.
最近苏州平江路的夜色中,年轻人排起长龙,一问才知道,是去一家评弹馆听苏州评弹的。7点售票,晚上5点就有人来排队,一直排到晚上11点多。许多年轻人或三五扎堆,或年轻情侣相伴,边刷手机边聊天,排队买明天演出的票,许多人都想到“琵琶语”听吴亮莹唱一首《声声慢》。
漫步在古城街巷、石拱桥畔,偶闻一两声评弹曲调悠扬飘来,让人情不自禁驻足而听:是弦索叮咚、吴侬软语的细声慢调。当现代生活的浮光掠影充斥着现代人的耳目,当我们的步履越来越急促,却有很多人在偶遇苏州评弹时,被这优美而缓慢的艺术深深吸引。
“青砖伴瓦漆,白马踏新泥……”走在苏州平江路上,《声声慢》不时入耳,成为这里的BGM。4月20日下午,“文化中国行”江苏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一探姑苏繁华。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位于苏州古城东北隅,面积约为116公顷。
日前,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第五届“语言文化节”在石湖校区大学生文化艺术中心拉开帷幕。校党委书记时玉昌,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赵永胜,党委委员、党委宣传部部长丁旭红出席,各职能部门、二级学院领导和师生代表参加。
“耕织纷纭,商贾云屯,市廛鳞列,为东南一都会”,清代画师徐扬在《姑苏繁华图》题跋中如是写道。202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布置下一个重要命题:“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都是在经济发展上走在前列的城市。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可以研究一下这里面的人文经济学。”
新华日报·人文周刊(第267期)【记录】【文脉】【记录】手端咖啡看戏曲 老地方的新时尚在全国新一轮旅游热潮中,在复苏的文化消费里,剧场/表演正在成为青年人打开一座城市和其文化生活的“导赏员”。当手端咖啡看戏曲,成为年轻人生活方式的新潮流,江苏的老街巷、老建筑如何被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