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初期的香港乐坛是英文歌与国语时代曲的天下,直到1974年,许冠杰用个人的第一张粤语专辑《鬼马双星》揭开了香港粤语流行乐坛的序幕,之后才有了八九十年代粤语流行乐的红极一时,这也是为什么许冠杰被称为“粤语歌曲的开山鼻祖”的原因。
第一面1、古田会议决议指引着方向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部队政治部宣传队演唱并伴奏,曲仁荣指挥2、大庆道路宽又广 吉林省歌舞团演唱并伴奏,亢杰指挥3、大寨红花遍地开 徐锡琴演唱,重庆市歌舞团乐队伴奏,曹建斌指挥4、瑞丽江畔栽秧忙 云南省歌舞团演唱并伴奏,杜丽华领唱,黎炳成指挥5、当代愚
现代快报讯 《Cat Stevens-GreatestHits》108元起拍、《InLove In Italy》122元起拍⋯⋯现代快报记者在阿里拍卖平台上获悉,日前,苏州工业园区法院上线拍卖54张黑胶唱片,这些唱片大多为上世纪70年代的作品,单张价格在99-300元之间不等,将
品鉴专家:谢志伟(呼和浩特民间收藏协会副会长)委托人:王先生“黑胶唱片机和黑胶唱片,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流行货,现在的古董,当黑胶老唱片在唱机上伴着唱针悠悠回转之时,那种独特的风味,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清楚了。
昨天下午4时,近20名对老唱片感兴趣的市民冒雨来到《义勇军进行曲》灌制地纪念馆(百代小楼),参加“发现老唱片中珍贵的‘红色档案’”主题讲座。沪上收藏家冯玗娓娓道来,展示出他和父亲珍藏多年的珍贵黑胶唱片,在岁月留声中带领大家一起追寻声音的魔力。
尽管还有陈奕迅在独立支撑,但现在香港流行音乐的式微之势似乎已很难扭转了。我喜欢上流行音乐,是从上世纪的84、85年开始的,虽已过去近40年,但8、90年代香港歌坛的“黄金岁月”,对我们很多70后来说,仍是挥之不去的记忆。回顾港乐的历史,1974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水岭。
当《光阴的故事》前奏在街头小店响起,一群中年人会不约而同地屏息——这是专属于70后的集体心跳。在MP3摧毁听觉仪式感的年代,这群用钢笔抄过歌词本、拿体温焐热过磁带的“最后一代浪漫主义者”,始终在记忆深处为八十年代的卡带留着一间永不拆迁的音像店。
特约撰稿人:中国民俗收藏家、全国纸品收藏联盟副主席牛双跃先生美国于1888年出品的白色唱片,被收藏界公认为“世界上最老的唱片”,其拍卖价每张高达20万美元。1934年上海百代公司出品的《金蛇狂舞》和《彩云追月》唱片在香港也分别以1.2万和0.5万港币拍卖成交。
JackWhite-《BoardingHouseReach》JackWhite的第三张个人专辑《BoardingHouseReach》封面那位蓝色女士,正是艺术处理过的他本人。这位底特律的车库摇滚复兴浪潮代表人物,结束TheWhiteStripes时代后仍保持旺盛创造力。
2008年,香港媒体行业权威《明报周刊》评选了“香港乐坛40年40张经典唱片”。入选的唱片,以上世纪70、80年代的唱片数量居多,90年代四大天王中仅有张学友一人入选,而与香港渊源颇深的周华健、王杰居然双双入选。
玩音响的发烧友对于唱片的痴迷程度一点也不亚于设备。因为再好的设备要是没有好的唱片去聆听也等同于无弹之炮无油之车一样。下来我就给大家推荐十张发烧友特别喜欢的经典产品,这些产品不论它的音乐艺术价值、录音水准艺术设计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值得发烧友珍藏一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