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发布首批行业应用示范基地和公共服务平台】财联社1月3日电,上海市“人工智能+”行动推进大会上,上海市首批“模塑申城”行业应用示范基地和五大公共服务平台正式发布,中国—金砖国家人工智能发展与合作中心运营基地也同时启用。
近年来,上海人工智能产业呈现出“政策供给更加完善、产业集聚更加突出、产业生态持续优化”的发展之势。1月3日,在上海市“人工智能+”行动推进大会上,上海市首批“模塑申城”行业应用示范基地和五大公共服务平台发布。中国—金砖国家人工智能发展与合作中心运营基地也同时启用。
着力建设人工智能“上海高地”,上海在政策创新方面为全国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探索出了经验。据上海市经信委介绍,上海在人工智能政策创新领域的标杆性探索和尝试,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起草人工智能领域的首部省级地方法规。
转载自:解放日报DeepSeek的火爆,给国产大模型发展按下了提速键。记者梳理发现,截至2025年1月,长三角三省一市已有108款大模型在国家网信办完成备案,仅2024年11月和12月两个月就新增国家级备案26个。
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都是上海重点发展的先导产业,两者融合、彼此赋能,正逐渐成为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代表委员们认为,建设“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创新高地,上海已走在全国前列,但仍有些问题亟待解决。市工商联调研民营企业时发现,“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产业融合,还有几道障碍需要跨越。
近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推进实施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2024—2026年)》(以下简称《上海方案》)的通知,鼓励并支持全市中小学(含中职校)、幼儿园广泛开展人工智能教学实践与体验,积极探索人工智能赋能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与培养机制,全面提升师生
上海市人民政府官网12月27日发布《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人工智能“模塑申城”的实施方案〉的通知》。以下为通知全文: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关于人工智能“模塑申城”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来源:人民邮电报 日前,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人工智能“模塑申城”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通过推进人工智能“模塑申城”,建设智能算力集群、语料供给体系、虚实融合实训场、行业基座大模型等基础底座,打造智能终端、科学智能、在线新经济、自动驾驶、具身智能等关键
上海印发人工智能“模塑申城”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国家关于加快发展“人工智能+”的战略部署,落实《上海市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条例》,加快建设人工智能“上海高地”,打造人工智能世界级产业集群,加速人工智能赋能新质生产力,上海市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人工智能“模塑申城”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国家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战略部署,落实《上海市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条例》,推动本市大规模预训练模型(以下简称“大模型”)创新发展,构建开放安全创新生态,加快打造人工智能世界级产业集群,制定以下措施:一、着力支持大模型创新能力1.实施大模型创新扶持计划。
在近日举行的第四届中国医学信息学学科发展大会上,与会专家表示,数智赋能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正在重塑传统的医药卫生模式,AI赋能健康医疗有望成为我国健康科技跃升潜在突破点和增长点,医学科学数据成为基础性和战略性资源。
周寰 设计2025年上海两会正在进行,各区代表团在审议中,对照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晰了新一年工作任务。对徐汇区而言,人工智能、提振消费、改善民生,将是三个关键词。“政府工作报告鼓舞人心,是一份高质量的好报告。
听见“我饿了”,机器狗起身打开房门,屋内的小型无人机吊起置物筐飞向客厅,餐桌旁的机械臂向内装入糕点,再由无人机送至发令者跟前。在今天举行的上海市“人工智能+”行动推进大会上,这段智能设备交互工作的视频令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