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新社西安12月10日电,记者10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贾里村发掘清理墓葬1240座,出土文物近4000件组。其中,唐玄宗董贵妃之亲族董氏家族墓为研究唐玄宗晚年社会、政治及相关决策影响提供了佐证。
董氏家族墓出土的高足银杯。 正中陶俑为黠戛斯人。记者12月10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贾里村发掘清理墓葬1240座,出土文物近4000件组。其中,唐玄宗董贵妃之亲族董氏家族墓的发现为研究唐玄宗晚年社会、政治及历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12月10日,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消息:考古人员对位于西安市长安区贾里村的一处建设用地范围内的遗址、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共发掘清理墓葬1240座、灰坑2295座、其他遗存134处,涉及年代为西汉早期至清代晚期,出土文物近4000件(组)。
1月7日,记者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获悉,过去一年,考古人员在西安市西郊发掘了一批唐代中小型墓葬,确认该区域是唐长安城西郊中低级官吏及平民的公共墓地。此次发现为唐长安城西郊中小型唐墓的分布、族属及居葬关系研究提供了新材料。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12月10日披露,2022年1月至2024年4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配合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贾里村棚改项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工程建设范围内所涉及的遗址、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掘清理墓葬1240座,灰坑2295座,其他134处,涉及年代自西汉早期至清代晚期,出土
10月18日从“发现长安—西安考古三十年”学术研讨会上获悉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对西安长安曹家堡村考古发掘项目进行了考古发掘截至2024年10月发掘墓葬共计3000余座墓葬时代包含春秋、战国—秦汉代魏晋南北朝隋唐及明清时期其中战国—秦时期墓葬2300余座,包含竖穴土坑墓、竖穴墓
铜銗镂(M328:3) 陶釜、灶(M433:2) 来源:考古陕西公众号“西郭村的两汉时期墓葬,距离安陵约2.5千米,距离张闫遗址约1千米。在张闫遗址出土的200余枚封泥,明确了该遗址是安陵陵邑的一部分,我们认为,西郭村墓地应该是作为安陵邑居民的公共墓地来统一规划和使用的。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1月3日介绍,2022年底至2024年,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对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韦曲街道办北里王村北的北宋范氏家族墓地进行了发掘,取得重要收获。范氏家族墓地位于整个发掘区的西南部,可分为东、西两区。
“永巷之印”封泥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霸陵祔葬墓的发掘在西汉帝陵考古工作中尚属首次,从墓葬规模和墓道内设立‘外藏’的形制来看,其级别至少为列侯级。墓主人名字叫‘魏婴’,尽管未见于文献记载,但从出土的‘永巷之印’封泥可知其与西汉后宫有着密切的联系,不排除其为汉文帝嫔妃的可能性。
西安古墓,频繁 “出圈”在西安,基建工程与古墓的邂逅似乎成为了一种常态。西安地铁的建设历程,堪称一部与古墓相伴的传奇。2 号线建设时,施工人员小心翼翼,却还是挖出了 130 多座古墓 ,这些古墓跨越了多个朝代,出土的文物超过 200 件,每一件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西安1月6日电 (记者 阿琳娜)记者6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汉文帝霸陵发掘一座祔葬墓。该墓葬位于帝、后陵之间,从其墓葬规模和墓道内设立“外藏”的形制来看,其级别至少为列侯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