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了解下古代天文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然后再进入正题。1.天球其实这个概念之前我们也讲过,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再学习一遍,温故而知新嘛。你可以这样理解,天球就是一个以地球为球心、半径无限延伸的天空中的大圆球。天空中所有肉眼可看到的星体和物质都可以看作是在天球上的投影。
现代人者知道,除月亮绕地球转外,其他金木水火土共五星,包括地球,都是围绕太阳在旋转。然而,我们古代人并不知道,而是认为地球是不动的,太阳、月亮、金、木、水、火、土共称为“七曜”星的,都是围绕地球旋转的。
古人观测日月五星的运行是以恒星为背景的。经过长期的观测,古人选择了黄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作为坐标,称为“二十八宿”。【注】① 宿(xiù):星的位次,这个概念不是指一颗一颗的星星,而是表示邻近的若干个星的集合。
三垣,即紫薇垣、太微垣、天市垣,在前两期的视频和文章中,我们了解了古人认为的天之中心是北极星,也学习了还有北极星附近的北斗七星,三垣的分布相当于是围绕着北极星呈三角形状排列,垣的意思是城墙,其中紫薇垣位居中央,就类似于我们的紫禁城,代表着天庭的中枢所在,包含三十九个星官,这里居住有对应着人间皇帝的紫微星,紫微星其实就是我们的所说的北极星,号称“斗数之主”,古代研究者都把紫微星当成帝星。
一字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我们的汉字每一个都有它独特的文化渊源,作为国人我们不能了解更多,但是最基础的读音和意思要清楚。宿,是会意字,是指房屋读的意思。有三种读音,而不是四种。宿的第一种读音是su发第四声,当夜晚来临时,我们要睡觉,这时候我们要读住宿su,而不是读住xu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