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巴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而在此之前一个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花花,果赖(过来)!”一句对熊猫的呼唤,让四川方言“出圈”。在网友们看来,四川方言似乎是大熊猫的“标配”,不论是在繁育研究基地还是身处异国他乡,仿佛只要听到四川方言,熊猫们就能感受到“家的味道”。这是当代社会中四川方言之魅力的具象化表现。
巴蜀大地以其优越的地理条件、温和的气候、丰富的物产、勇敢的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从多个方面丰富和擦亮了祖国文化宝库,对中华文化的连续性、统一性、包容性、创新性及和平性的形成,做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贡献。
新重庆-重庆日报 以古代文化区而论,在长江上游和中游地区,依次分布着蜀文化、巴文化和楚文化,它们以长江为依托,同时向大江南北作辐射发展,北与黄河文化、南与滇文化和岭南文化交错衔接而相互影响、激荡、融合,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尤其是长江流域的大规模开发作出了重要贡献。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编者按:千古文化留遗韵,一代文明展新风。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提出,推动巴蜀文化绽放时代光彩,四川有优势、有资源、有条件,当前重点是精心做好历史文化挖掘、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文旅深度融合“三篇大文章”。
巴蜀地区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要战略大后方,蕴藏着丰富的红色医疗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不仅是革命历史的重要见证,也是激励后人砥砺奋进的精神财富。在新时代,面对红色旅游资源活化不足等复杂局面,深入挖掘巴蜀红色医疗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并探索其在红色旅游中的融入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蔡方鹿(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蜀学与经学研究”负责人、四川师范大学荣誉教授)哲学史专家钟肇鹏说:“广义的蜀学,其内涵和外延均相当于巴蜀文化。狭义的‘蜀学’就是指巴蜀人士的著作及论述巴蜀文化的著作,总称巴蜀文献。弘扬蜀学首先要加强对巴蜀文献的整理,宣扬蜀学,弘扬中华文化。
文化是历史发展的积淀,是在特定地理环境、历史背景、人文环境上聚合、凝练、升华的成果。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各异,不同地域之间都孕育着独有的地域文化与人文情怀。其中,西南巴蜀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气候形成了独特的武术文化、饮食文化、蜀道文化、彩灯文化等特色文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