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烫画作为一种新兴工艺,在传统烫画上进行了升级改造,不仅能做到印花颜色鲜亮不褪色,还能支持单件定制,高效生产。目前主要运用在个性T恤、企业文化衫上。纵观整个印花市场,它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不挑面料适用于各种面料,对含棉量没有要求,纯棉、深色浅色、涤纶等都能够清晰烫印。
传统的烫画主要是在葫芦、木板、三合板、扇骨、筷子、笔筒、家具等材质上完成。在内蒙古地区,烫画逐渐演化为毡子上创作的人物图,尤以体现蒙古族特色的成吉思汗、狼图腾、蒙古帝国图等为主,这也成为体现地域特色的...打上背景灯看烫画作品,动物栩栩如生。
【中国好手艺71】烫画讲述人:浙江兰溪烫画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胡海明光明日报记者章正、陆健光明日报通讯员蒋宇欣采访整理烫画,是用火笔绘出万千世界的手艺,起源于汉代,古称“火针刺绣”。古以烧红铁丝为笔,今用电烙铁替代。其在竹木上游走,淡淡的竹香氤氲,烘烫出多姿的线条、多彩的色调。
烙画也称火针刺绣、烫画,是一种中国传统的工艺美术品。今年62岁的卢金芳是河北省邢台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民间艺人,1989年他开始学习烙画。34年来,他以火为墨、以烙代笔,在传统烙画技艺上不断创新,将国画、油画、版画等多种表现手法融于烙画之中,创作出风格独特的烙画作品。
视频:张远龙:以火为墨 用铁笔烫出“宝葫芦”以铁为笔、以火为墨诗意的山水腾云的祥龙绽放的牡丹……小小的葫芦上方寸藏乾坤张远龙,荆州市级非遗项目“葫芦器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1948年出生于烙画世家,祖父、父亲、哥哥皆从事相关技艺,12岁起,张远龙就随父辈学习烙画。
中新网太原9月3日电 题:山西葫芦烙画手艺人:“烙”出大千世界作者 杨杰英 李金莎 张凯一件件葫芦烙画作品,惟妙惟肖,别具艺术范儿。在山西晋城高平寺庄镇釜山村,七旬老人王才根自学葫芦烙画技艺,在一个个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葫芦上创作出一幅幅生动的画作。
中新网长治9月24日电 题:山西八旬非遗人“烙”笔生花 绘就万千世界作者 吴琼 李艳 张辉或是泼墨山水,或是乡村小景,或是调皮的孩子……山西省长治市潞州区,市级烙画非遗传承人焦福全,用一块画板、一支电烙笔,绘就烙画里的万千世界。图为焦福全的烙画作品。
来源:【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1月11日,分宜县民间老艺人徐宗芳正在专心绘制龙年吉祥年画烙画。烙画也称火针刺绣、烫画,源于西汉、盛于东汉。它用火(现今用电)烧热烙铁在物体上熨出烙痕作画。今年78岁的徐宗芳是分宜县民间艺人,擅长烙画、剪纸、捏面塑等技艺。
葫芦谐音“福禄”,形状圆润,象征圆满,在传统文化中被视为吉祥物。葫芦烙画是传统民间工艺,又称烫画葫芦、火笔画葫芦,是一种特色传统工艺美术品。在平原县王打卦镇潘邓村,有这样一位艺人,他以匠心独运之手,在一个个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葫芦上创作出一幅幅生动的画作。
在河南再次遭遇疫情之际,驻马店今年80岁的吴文彦老人再次拿起手中“火笔”,创作了从普通民众到一线医务人员,全民众志成城参与战“疫”的情景图,展现了抗疫一线医务工作者的艰辛与奉献,以及人民群众并肩同行汇聚抗疫强大力量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