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赵旭莹:步履不停中国教育报记者 赵彩侠北京市大兴区第七幼儿园园长赵旭莹正在撰写专著,作为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2022—2025)(以下简称“双名计划”)成员,这是3年培养期内她要完成的任务之一。但她想做的远不止此。
不论是学生还是打工人,学生努力学习,打工人努力工作,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赚钱、赚更多的钱。教师行业也是如此,在这一领域中,教师想要获得更多的收入和更高的待遇,选择的方式仅有评职称,教师职称提升了,待遇也就上来了。
出台防止教师“躺平”的教师退出机制有没有必要呢?单纯从一个家长的角度,我认为是有的。拼命给孩子复习、画重点不说,因为海淀区比其他几个区考得晚,老师们把其他几个区的期末考卷都找来了,让有能力的孩子们尽量做一做。
近日,北京市丰台区教育发展理事会2024年工作会召开,会上通过的《关于推进丰台区中小学教师“区管校聘”管理改革工作的若干措施》提出,2024年该区将加强对教师的年度考核和考核结果运用,探索建立教师退出机制。
没仔细看,但里面一句话突然让我很有感触,大概意思是:教师有几个敢躺平,躺平了就没法评职称,而后又说班主任更不能躺平,否则班级没法管理 …作为一名30多年教龄的老师,我要说:不是敢不敢,而是教师绝不能躺平,躺平就不要做教师!
现在有不少年青教师入职以后选择躺平。不愿意做班主任,不愿意多上课,课堂上不管学生有没有认真听课,哪怕上课在睡觉,只要学生不明显捣乱就不去管理,轮到管理自修课时耳机一戴,只管看手机或电脑,学生是否在做与学习无关的是不管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