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清朝的影视剧中,我们都能听到“八旗”这样的字眼,那么究竟什么是八旗呢?八旗最初的概念来源于狩猎,根据《满洲实录》的记载,满人外出打猎分成十人一组,每组设立一个组长,剩余的九个人需要将自己狩猎用的一支箭交给组长,一个小组十个人称为“牛彔”,“牛彔”就是“八旗”最早的称呼。
东三省驻防点有44个,总兵力合计35361人,具体分布如下:盛京将军所属:前锋200人,领催、马甲5080人,守门兵8人,守库兵20人、守御花园兵10人,守黄寺兵8人,步军1188人,夜捕手28人,养育兵362人;
在远古的先秦时期,满族人的先祖被称为肃慎人,在北魏时期又称为勿吉人、靺鞨人。到了明朝,女真人散处辽宁、吉林、黑龙江各地,习俗不一,制度相异,有的部落依山沿江居住,捕鱼捉貂、采参捞珠,渔猎为生,过着原始社会的生活,也有的室居耕田,生活如同汉人,奴隶制生产关系已经出现,但没有统一的、合适的管理制度取代旧日分散的、各自为政的方式,女真人就很难真正的统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