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先生,是著名教育家、思想家与爱国者,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1914年,陶行知他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金陵大学,在毕业论文《共和精义》中,陶行知写道:“人民贫,非教育莫与富之;人民愚,非教育莫与智之;党见,非教育不除;精忠,非教育不出。”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十分丰富,这里我们先选择陶行知先生核心思想理论以及主要贡献进行介绍。陶行知先生的主要思想以及贡献我们可以简单的概括为:一个教学组织形式、两个称谓、三大原理、四种精神四所学校、五大主张、六大解放。
编者按 陶行知曾说,他的教育思想“决不应该看作完成的东西”,应该从社会现实出发、从时代出发、从中国教育改革的现状出发,把历史的陶行知当代化,这就是陶行知留给今天的中国人最为珍贵的遗产。在陶行知先生130周年诞辰之际,本报诚邀一线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陶行知思想在当代的教育价值。
#新父母晨诵#(对话陶行知)12月14日 我们的教育信条我们的信条我们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我们深信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就是教育的出发点。我们深信教育应当培植生活力,使学生向上长。我们深信教育应当把环境的阻力化为助力。我们深信教学法做合一。
习近平总书记掷地有声的报告,通过电视、广播、手机传遍千家万户,温暖着、鼓舞着每一位华夏儿女的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习近平总书记还曾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着重阐述了构建“大思政”格局的重要思想,这是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对高校而言,构建“大思政”格局,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基本原则,把思想价值引领贯彻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整合运用一切可能的力量,搭建教学、科研、实践、管理、服务、文化和组织等工作矩阵,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来源:中国青年报李朝晖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1年06月11日 03 版) 教育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任务,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评价是办学的指挥棒,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