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辈分是旧时代的江湖习惯,因为京剧界的师徒辈分往往跟婚姻关系纠缠在一起,只能分个大概,不像相声行那样,明明白白的分出某演员是第几代传人。第一,京剧界的辈分不是以成名早晚,也不是以年龄排序,应该是以师承论的。
“十净九裘”的说法梨园行无人不知,今年恰逢花脸艺术家、北京京剧院奠基人之一、裘派创始人裘盛戎诞辰100周年,由北京京剧院策划的“裘韵流芳·戎耀百年”系列活动,近日以一场梨园名家新秀齐聚的演讲会拉开帷幕。
据说,有一年,裘继戎去九华山礼佛,在山道上看见了一个老妇人,裘继戎端详了半天,忍不住上前问她的庚年,老妇人走了,裘继戎却不肯走,一直回头看着那个老妇人,朋友问其为何不走,裘继戎看着老妇人远去的背影喃喃回答道:她和我爷爷一样大,如果爷爷活到今天,也一定是这么老了…
许多人一生都在试图挣脱父辈的阴影,却发现逃不掉它,甚至离不开它。这种羁绊感,在裘继戎身上尤其明显——所有人都告诉我,你需要传承。可我要传承的,究竟是什么?文|鲁西西编辑|尔凌你太像你爷爷了35岁的裘继戎长着一张能让人看到辉煌余影的脸。
“十净九裘”的说法梨园行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与近日热议六小龄童的猴戏世家一样,京剧名门“裘派”亦是京剧行当中为数不多的能代代相传流传至今的世家。近两年,随着《中国好舞蹈》的热播以及杨丽萍最新的舞剧《十面埋伏》的热卖,一个85后的年轻演员——裘继戎,被推向了万众瞩目的聚光灯下。
这张照片是裘派创始人裘盛戎和传人方荣翔于1964年的师徒合影,1981年我为方荣翔先生拍片,方先生拿出这张照片珍贵的底片让我洗印,我给方先生放大了20张,方先生拿出一张回赠给我,另外还放大了一张12寸的,方先生一直悬挂在家里。1981年方荣翔、殷宝忠先生来津演出《将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