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历史上哪个朝代老百姓生活比较好,有人会觉得是汉朝,因为汉朝强盛,文功武治;历代史书上记载的往往都是王侯将相、天子帝王,老百姓往往都是以群体的形象出现,上层阶级在每个朝代各有各的富裕,底层老百姓的生活在各朝各代则各不相同:国泰民安的丰收年份老百姓可以衣食无忧,但在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老百姓则会流离失所、食不果腹。
如果按照现在的工资和价格来折算,大米1.5元/斤,一担按120斤,正七品的一个月收入7.5担米,也就是7.5担120斤/担1.5元/斤=1350元的工资收入了,那是连农民工的收入都不到了,难怪给人感觉钱太小了!
明朝的张居正可谓是做了一件特别了不起的事,自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以来,全国各地基本都是延续这一算计,只不过缺陷还是蛮多,明朝以前,还是有许多地方没有实现“合群”,觉得这个度量衡不好用,直到张居正做了一次全国土地的丈量,规定了弓尺的长短及丈量方法,于是间接的才有了10升为1斗,五斗为一
“石”与“担”是中国传统农业时代非常重要的经济单位。一般用“石”表示容量,用“担”表示重量,二者是由中国古代的“石”发展而来的,但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交叉和误会,这一点在清至民国时期福建的土地契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秦汉时期,“石”既是量制(容积单位),又是衡制(重量单位)。
记得五六年前,大学刚毕业,每周都会叫上三五同学来家里喝酒,说是喝酒,也就是在一块说说话,唠唠嗑,那会也都是穷学生,没有钱买太好的酒,基本就是牛栏山二锅头。总是两个人1瓶,三个人2瓶,再加点啤酒,每次都得喝吐了才算够。
根据《明史》记载, 明朝官员的年俸禄折合今天的数据以及对应的主要官职如下表:品俸/年石。粮食换算标准依据吴慧的《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一石为153.5斤,每斤为594克,折合今天约一石182斤,价格以一斤大米3元折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