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药,顾名思义是发火的药,主要成分硝酸钾、木炭和硫磺,因含有黑色炭,故名黑火药。硝酸钾为氧化剂,燃烧时分解出氧气,硫磺和木炭与氧气反应放出热量和大量的气体产物,硝酸钾含量要足够,保证完全燃烧放出高热量,硫磺还兼有胶粘剂的作用 ,使火药密实,它的着火点比木炭低,火药易于点燃。
黑火药的药方大概都知道是“一硫二硝三木炭”,但是这些原料和配比是怎样的?首先,硫,在古代就是硫磺,别跟雄黄搞混淆了。天然的硫磺中药药店有硫磺粉末卖,中医上有清热解毒的疗效。如果想要大批量的生产,你可以到火山附近转转,说不定就可以找到天然的硫磺矿。
说到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有很多种说法,很多观点是说因为官员不行,没有奋力抵抗,导致全面溃败。但是战争的失败有时候很简单,战争嘛,就是两个双方打仗,影响最大的应该就是军事设备,所以我们今天就看看鸦片战争时期中英的武器装备对比。
它的主要成分是硝石、硫磺和木炭,触火即燃是它的主要特征,而且燃烧猛烈,故古人冠之以“火”。在我国首部药典《神农本草经》中,硝石和硫磺都被列为重要的药材,至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中,火药也有治疮癣、杀虫、避温气和瘟疫的功效。
在之前的一些文章中,我为大家系统地介绍了战争对欧洲人提高火器技术和普及率的重要影响,但是欧洲的火器技术之所以能够后来者居上,超越中国和中东地区,可不止战争和社会环境这两个有利因素,之前的文章因为篇幅问题,我没有对其它影响欧洲火器技术发展的因素进行详细讲解,那么今天咱们就来继续探讨一下,欧洲火器技术在中世纪末期出现大发展的其它影响因素。
我国古代所用的黑火药成分是:硝酸钾占75%,硫占10%,木炭占15%。黑火药极易剧烈燃烧,其燃烧反应式是:2KNO3+S+3C=K2S+N2↑+3CO2↑,它在燃烧时可放出大量热,并使生成的气体体积膨胀24 倍。
从中国唐代发明黑火药开始,一直到清朝中后期,中国的黑火药配方原料仍然有10多种之多,而且各家的配方还不一致。直到黑火药传入西方之后,西方人用化学分析黑火药,很快确定了黑火药的精确配比,所以西方人的火药威力反而后来居上,迅速碾压了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