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症在医学上称为认知障碍,是一种慢性或进行性综合征,由于脑部损伤或疾病而导致的渐进性认知功能退化,并且退化的幅度要远高于正常老化的速度,具体表现为记忆、思考、行为和日常活动等能力的衰退,要重视甚至会无法辨认人、时间、地点、物品等等,目前尚未有特效药物能够治疗认知症。
有一种疾病,会慢慢带走一个人的认知、思考和行动能力,让人无法正常说话、吃饭,以及找到回家的路……这便是“阿尔茨海默病”,它可能发生在我们每个人的暮年。据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数据,全球范围内,每3秒就新增一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目前,中国约有痴呆患者1000万,轻度认知障碍患者3100万,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950万,总计5000万痴呆与认知障碍人群。2019年,65岁以上痴呆人群患病率达到5.6%,农村高于城市,女性高于男性。
Wiley E,Khattab S,Tang A.Examining the effect of virtual reality therapy on cognition post-stroke: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Disabil Rehabil Assist Technol.2020 May 2;
每年的9月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月”,2024年9月21日是第31个“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认知障碍是一种以获得性认知功能损害为核心,并导致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明显减退的综合征。
记忆化作流沙,亲人变得陌生,心智有如孩童,世界重新归零。老年痴呆症就像一块“记忆的橡皮檫”,无情擦去了人们的记忆、行动力。认知障碍主要就是老年性认知障碍,也就是常见的老年性痴呆或者阿尔茨海默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比癌症还可怕,因此更需要我们正确地认识它。
衰老与早期认知障碍一场微妙的区别之旅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衰老是不可避免的自然过程,而认知障碍则可能是一种需要关注和干预的健康问题。虽然两者都可能影响我们的记忆和思维能力,但它们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下面,让我们一起探索衰老与早期认知障碍之间的微妙区别。
来源:【大河健康报】9月21日是第31个“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让我们共同牢记爱的尽头不是遗忘,而是更加坚定的守护。希望我们共同行动起来,给予这一群体更多的理解、耐心、关心。阿尔茨海默病,也被称为老年痴呆症,是一种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显现的神经系统疾病。
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社会参与涵盖了多个相互关联但独立的领域,包括结构性方面的社交活动、社交网络规模、婚姻状况,还有功能性方面的社会支持和主观心理体验(比如孤独感)。在这些社会参与中,社交活动是认知健康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相较于其他方面,社交活动更容易进行群体层面的干预。
来源:【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主讲人:安徽省淮北市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副主任护师 孙玉玲认知障碍是介于认知功能自然衰退和老年痴呆之间的疾病状态。在我国,认知障碍的发病率约为1%,6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约6%。随着人均寿命的提高,认知障碍患病人数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