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城市报】电影《高高山上一头牛》剧照。电影《高高山上一头牛》剧组供图日前,乡村振兴主题电影《高高山上一头牛》首映礼在陕西榆林万达影院举行,近期将在央视电影频道、全国院线、全国数字院线、农村院线等渠道播映。
谁能想到,这个距离佳县县城40多公里,被群山环绕的偏僻村庄,竟然依托一部原生态实景剧、一座民俗博物馆,在不到10年的时间,发展成一个知名民俗文化旅游村,每年接待数十万名游客,村集体经济年收入数百万元,成了佳县乃至榆林市的一张文化名片。
阳光讯(康亮亮 记者 高小雨)10月28日,第二届香港紫荆花国际电影节颁奖盛典在中国香港举行。在参展的685部影片中,由榆林市委宣传部、市乡村振兴局、佳县县委、县政府以及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等联合摄制的乡村振兴主题电影《高高山上一头牛》斩获“最佳乡村振兴影片奖”。
第十八届中国长春电影节征集到参赛参展影片共182部,其中参赛影片75部。在这些参赛影片中有不少新片值得关注,本期将推介其中讲述乡村振兴故事,反映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文明成果,彰显中国乡村文化的魅力的两部佳作。
凌云踏歌行 家在山水间——陕西佳县文旅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插上腾飞的翅膀近年来,赤牛坬村充分挖掘“老物件”“老窑洞”“老农民”的“三老”文化潜力和价值,推动“农具”变“道具”、“窑洞”变“客房”、“农民”变“演员”,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探索出一条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新
10月31日,第二届“香港紫荆花国际电影节”获奖名单公布,榆林市3部电影斩获大奖。其中,《高高山上一头牛》荣获最佳乡村振兴影片奖,《三弦战士韩起祥》主演孙占东荣获最佳男主角奖,艺术片《刮大风》获组委会多项提名奖。
送别2024,迎来2025。这一年里,人们的笑脸汇聚成最温暖的画面。从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到夜晚的万家灯火,每一个微笑都承载着不同的故事和情感。这些笑脸不仅记录了我们的成长和收获,更见证了我们共同经历的喜悦与挑战。
来源:环球网 10月31日,世界旅游联盟湘湖对话2024年会上,发布了2024年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其中佳县赤牛坬村《农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案例成功入选,彰显了佳县在通过发展旅游业助力乡村振兴方面的卓越成果。
以文化沁润,赋能乡村振兴。佳县县城,是陕西黄河沿线三个濒临黄河的县城之一。历史上有“铜吴堡,铁葭州,千年府州城”的说法,佳县就是铁葭州。在佳县县城远眺九曲黄河,不能不使人感慨“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之诗画意境。
近日,陕西省乡村振兴局发布《关于印发陕西省乡村振兴“培训基地”“实践交流基地”第二批入选名单的通知》,佳县坑镇赤牛坬村被认定为省级乡村振兴实践交流基地。(资料图)佳县坑镇赤牛坬村搭乘乡村振兴东风,借助民俗文化演出大做“旅游”文章,“旅游”使饭碗牢牢地端在了群众手中。
出示收款码,查看到账信息,向游客递上门票……11月23日,在位于佳县坑镇赤牛坬村的陕北民俗文化博物馆前,售票员高宏正在向排队的游客售卖门票,这已是他在这里工作的第五个年头。“每天的工资是70元,还有村里旅游公司的股份,一年光分红就有14000元。”高宏笑着说。
春节假期已过,可佳县赤牛坬村依旧热闹非凡,年味儿不减,到处弥漫着过大年的喜庆味道。热情四射的陕北秧歌、气势磅礴的实景演出……村民们用最传统、最热烈的年俗庆祝新年的到来。佳县坑镇赤牛坬村位于佳县城南30公里处,是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前山高,后山长,我家就住在高坡上,拉着老牛扛着‘桨’,爷爷的爷爷就这样……”7月18日,在四山环抱的佳县坑镇赤牛坬村,伴随着喇叭里传来的悠扬吟唱,刚刚还在各自家里忙活的100多位村民瞬间变成“演员”。
来源:光明日报 “榆林有镇北台,西安有兵马俑,谁会跑到赤牛坬这个穷山沟沟来?”电影《高高山上一头牛》中,当地村民高又责在面对村委会班子提议时发出的疑问,也映射出当时很多村民的内心想法。赤牛坬村,坐落于陕西省榆林市佳县城南40公里的黄河近岸,四面龟山环抱,山大沟深,土地贫瘠。
是深情的想念:“羊肚子手巾儿哟,三道道蓝,咱们见个面面儿容易,哎呀拉话话儿难……”是非凡的巨变:“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般,再不是旧模样,是陕北的好江南……”是不尽的崇敬:“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儿嗨哟,他是人民大救星……”……陕北民歌,一部用老镢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