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晚年,自由呼吸都是一种奢侈白天,走个三五百米就要站在原地歇一歇,爬三楼就喘到不行;夜里,时不时就胸闷气短、咳嗽咳痰……自从九年前被确诊为慢阻肺病,这些症状就一直出现在李伯(化名)的生活里。但让65岁的李伯后怕的是,这个病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急性加重。
来源:光明网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数据显示,我国成人血脂异常的发病率约为35.6%,这意味着每三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血脂异常,人群基数很大,与高发病率相反的是,我国成人血脂知晓率和控制率都很低,同时呈现偏年轻化的特点。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青光眼是一种不可逆性致盲眼病,发病相对隐匿。我国人口基数大,人们对于青光眼知晓率低,基层医院缺乏青光眼医师,对疾病诊断水平差异较大,导致青光眼患者的检出率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青光眼与视神经疾病学科主任孙兴怀教授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近期发布的第九份《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烟草流行报告》显示,二手烟每年导致130万非吸烟者死亡;在成人中,二手烟暴露与中风、冠心病、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道感染和其他疾病有关。“我国民众对于二手烟的危害知晓度很低,健康科普还要持续加大力度。
在上海市静安区光复路晋元路口,七张公共座椅甚是别致,它们除了提供日常的休憩功能外,还增设了充电、驱蚊等功能,每张座椅上还有一块LED屏幕,为往来的行人提供信息流服务。这些座椅被网友拍摄并传播至社交平台,网友戏称这里有“赛博夜色”。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武瑛港 实习生姜伊菲 北京报道近年来,随着发病率的上升和诊断水平的提高,甲状腺疾病越来越被关注。“甲状腺是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器官,一旦发病会导致其结构异常、功能异常、免疫异常。由此造成的危害波及全生命周期,增加了血糖血脂异常、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等潜在风险。
慢阻肺,一种可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却常因缺乏足够认识而延误治疗,它已成为我国继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外的第三大死因。长期接触油烟,确诊慢阻肺不敢平躺,一躺就憋闷不已。刚满50岁的周女士,以为自己只是最近太累,前不久到医院一查,已经是中重度慢阻肺。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当前,我国民众对于二手烟及危害知晓率偏低,且存在一些误区。在全球成人烟草调查的31个烟草高流行国家中,对于二手烟导致心脏病的知晓率,中国民众最低。为此,持续加大健康科普力度,加强有效的控烟措施是保障公共卫生的关键。
为呼吁公众重视肾脏健康,重视慢性肾脏病的全病程管理,近日,人民网人民好医生客户端邀请了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肾脏病中心主任陈江华教授和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秘书长、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刘章锁教授做客直播间,就我国当前慢性肾脏病现状、防治体系
记者在第七届进博会上获悉,赛诺菲旗下Tzield作为全球首个且唯一用于延缓1型糖尿病发病的创新药物,已经实现了从去年“亚洲首秀”到今年海南博鳌“先行先试”的飞跃,填补了我国1型糖尿病领域疾病修饰疗法的空白,推动该领域的临床早筛、早诊和早期干预。
3月7日是中国疝气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疝和腹壁外科主任陈杰介绍,我国每年约有500万名新发疝病患者,但得到有效治疗的患者仅为200万人左右。赵勇在疝和腹壁外科门诊出诊3月6日16时许,70岁的杨女士到人民医院疝和腹壁外科诊室就诊。
新华社北京11月14日电 题:当常见慢病遭遇“银发浪潮”——透视中国糖尿病防治危与机新华社记者顾天成、李恒、龚雯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成人糖尿病患病率持续上升。当常见慢病遭遇“银发浪潮”,我国糖尿病防治工作如何应对挑战?
近日,上海市卫健委方面披露,在上海35岁以上常住居民糖尿病患病率高达21.6%,即每5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糖尿病患者。但是,糖尿病患者的患病知晓率仅为57.4%,即有超过四成的糖尿病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防病形式颇为严峻。
两年前,广州市花都区居民丁先生在一次社区医院义诊时签约了“家庭医生”。随后一年内,他并没有感受到“一个电话,家庭医生到家”的便利。“我就签约的时候见过社区医生,之后就再没见过,家里孩子生病或者有什么其他检查,我们也是直接去当地的大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