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介绍如何选择止痛药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人为什么会感觉疼痛。创伤、扭伤、腰部、肩部外伤头痛、痛经、关节痛、肌肉痛外伤引起的疼痛主要是炎症引起的,可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类,如阿司匹林片、布洛芬、吲哚美芬、吡罗昔康等。
很多人感染新冠病毒后会出现疼痛,尤其是大家口中流传的“刀片株”。最近各医院的互联网医院门诊也接诊了大量咨询新冠相关性疼痛的病人。感染新冠后为什么会全身疼痛?镇痛药物又该如何选择?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疼痛科主治医师王纪鹰给出解答。
央广网北京12月29日消息(记者 庞婷)12月29日,北京市卫健委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恢复期健康管理专家指引(第一版)》(简称“指引”)。该指引汇集了不同领域专家学者意见,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旨在帮助和指导处于恢复期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自我健康管理。
10月21日是“世界镇痛日”。疼痛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而慢性疼痛是一种独立的疾病。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当前,疼痛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第三大健康问题。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我国的慢性疼痛患者超过3亿人,且以每年2000万的速度增长。
62岁的张女士两年前在一次尿路感染后出现尿道口针刺样疼痛,之后疼痛范围逐渐扩展至整个外阴区及小腹,每次疼痛发作的时候都想小便,随着病程的延长,张女士出现了与疼痛相关的尿频。因为疼痛与尿频,她白天不敢出远门,最痛苦的是夜间小便频数多达1小时1次,严重影响睡眠。
“刀片嗓!”“开颅痛!”“扒骨缝!”感染新冠后的高热和身体的疼痛,让人们对解热镇痛药的关注成了重点。没有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怎么办?还有什么药能拿来解热镇痛?上游新闻记者采访了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药剂科专家,请他们给出了关于新冠居家治疗期间解热镇痛的“替换用药”方案。
一提起“止痛药”,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似乎就是“摇头”,觉得止痛药这个东西吃多了会上瘾、会有很强的副作用,能不吃就不吃。有些患者哪怕是去看病,看到医生给自己开了布洛芬一类的止痛药,也会摇头拒绝,说自己忍忍就过去了,不用吃止痛药。可布洛芬真的这么“可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