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高院与山西广播电视台联合策划摄制全媒体栏目《法官说·民法典》,通过法官权威讲述、法典条文诠释、真实案例还原、受众互动参与的节目形态,权威解读民法典这部“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拉近民法典与社会公众的距离,让民法典真正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新京报讯(记者 慕宏举)未成年人在参与文体活动时发生人身损害,应当如何运用《民法典》自甘风险规则认定参与各方的民事责任?近日,新京报记者从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处获悉了一起相关案例。该案中,小白和小贾均系某中学学生。
《民法典》施行后,很多人知道了“自甘风险”原则,其也成为运动受伤索赔相关诉讼中一项常见的侵权免责抗辩理由。近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在一起健康权纠纷案件中,认定在泳池内游泳不适用“自甘风险”原则,据此判决各方根据各自过错程度承担相应责任。
2022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首次引入“自担风险”原则,被认为填补了法律空白。《民法典》第1176条第1款规定:自愿参加具有一定风险的文体活动,因其他参加者的行为受到损害的,受害人不得请求其他参加者承担侵权责任。
原标题:市民打篮球致十级伤残向球友索赔未获法院支持(引题)参与运动有承担风险意愿(主题)法治时报记者 连蒙体育运动带有固有的风险性特点,像参加篮球、足球等具有激烈对抗性的体育比赛,参加者出现受伤的情况在所难免。一旦在运动中受了伤,责任该由谁来承担?
来源:【人民网】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正在火热进行。体育赛事中哪些行为可以免责?网上辱骂运动健儿违法吗?自制亚冬会吉祥物玩偶售卖可以吗?文明观赛,一起学习关于体育赛事的法律知识。体育赛事中哪些行为可以免责?
2021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民法典》,确立了文体活动中的“自甘风险”条款,其第一千一百七十六条规定:自愿参加具有一定危险的文体活动,因其他参加者的行为受到损害的,受害人不得请求其他参加者承担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