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国宝大熊猫和日本的卡通‘国宝’龙猫是好朋友,他们戴着口罩,隔离病毒,不隔离爱。4月20日中午,小郭同学趁网课间隙,在妈妈的陪伴下来到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将黏土作品连同她用心绘制的心意卡片以及用压岁钱购买的口罩,委托市友协寄赠给日本友好组织——碧波会。
【来源:上游新闻】熊猫,作为中国的国宝,憨态可掬的模样,不仅赢得了无数人的喜爱,更承载着生态保护与生物多样性的重任。11月28日,以“品味自然之灵,共筑熊猫保护梦守护国宝,爱传千秋”南岸区江南小学校主题班会活动在重庆动物园举行。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去探寻了更多的熊猫世界。
近日,苏州工业园区娄葑街道官渎社区开展了二十四节气之冬至——青少年超轻黏土挂饰手工制作活动,吸引了辖区20余名辖区青少年及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家庭子女参加。旨在使辖区青少年更好地了解民间传统节日,感受冬至的节日气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锻炼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
三峡晚报讯(通讯员 王娜)为培养幼儿的兴趣爱好,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8月15日上午,青岛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小青陪伴”幼儿成长课堂开展黏土手工熊猫制作活动。颐和雅郡幼儿园的杨青青老师以国宝大熊猫为题材,对手工制作的要点技巧进行耐心指导。
台海网7月24日讯(记者 李立宇)为丰富孩子们的假期生活,7月18日,灌口坑内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坑内村儿童青少年开展“巧手点亮生活”课程——轻黏土熊猫制作。当日上午,社工为学员们进行了熊猫知识趣味科普,和学员们一起了解可爱的国宝——熊猫。其间,很多学员积极互动,争相回答提问。
中新网成都9月6日电 题:指尖上的艺术 成都市非遗面塑传承人捏了5000余只大熊猫作者 祝欢搓一个圆圆的脑袋,揉好手臂、耳朵和脚,放置捏好的粉色蝴蝶结和绿色竹子……不到5分钟的时间,一只头戴蝴蝶结手抱竹子的大熊猫便在成都市非遗面塑传承人张龙贵手上跃然而出。张龙贵捏制大熊猫。
孤独症儿童,被称为“来自星星的孩子”。他们就像天上的星星,在漆黑夜空中独自闪烁着,用属于自己的方式跟这个世界交流。在富平县特殊教育学校,就有这样一位“来自星星的孩子”,她喜欢用粘土动手创作,小粘土便成为了她的世界。
为了丰富青少年儿童的课余生活,提高动手能力和观察力,10月19日,常熟市沙家浜镇昆南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开展“多彩童年,粘绘童心”——黏土戳戳乐活动,通过黏土手工制作的方式,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审美情趣。
沈水宝贝的开学第一课与冬奥相遇,点燃了冬奥精神,开启了新的征程,宝贝们约定期许,一起向未来。学校特此精心打造了以“点燃冬奥精神 一起向未来”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将科技创新、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其中,通过北京冬奥会知识的讲解,把冰雪梦的种子播种在学生的心间。
各位大熊猫的粉丝们注意啦香港将为大熊猫龙凤胎办百日庆派红鸡蛋、猪脚姜醋实时直播家姐细佬视频“乐乐”爸爸强势回归......一起看看都有哪些亮点↓↓↓今年8月,中央赠港大熊猫“盈盈”首次“添丁”,诞下一对龙凤胎,引发香港全城关注。这对龙凤胎将于11月23日满10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