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了立夏,天气渐渐热了起来,不少中老年朋友出现了头晕脑胀、四肢麻木、脚踩棉花的感觉。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徐峰副院长告诉我们,在这个春夏交替的时节,人体气血阴阳受到气候变化影响,血压容易波动,常见肝阳上亢、肝火上扰,以及痰浊上扰+瘀血内阻三种类型。
黄芪是“补气之长”,很多中老年人也喜欢用它泡水喝,但是也有一些人有疑问:高血压患者能喝黄芪吗?专家告诉我们:高血压患者也可以吃黄芪,关键是需要辨证准确,有易疲劳、气短、气喘、易出汗、少食、便稀等气虚表现的高血压患者,可以用黄芪调理,而且效果很不错。
大家好,今天是2024 年大年初一,在这个举国欢庆的日子,祝每一个粉丝都身体健康、心情愉快,阖家欢乐,龙飞凤舞。大过年的,我们不聊吃药致病,我们聊过节期间大鱼大肉,对血压血脂都不友好,能不能搞点代茶饮,控制血液,降血脂,稳定代谢指标,健健康康过春节。
在《神农本草经》里,菊花被列为药之上品,称其“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菊花味甘苦,性微寒,归肺、肝经。具备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滋养肝肾之功效。菊花还有“延寿客”的名号,针对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疮痈肿毒等,均有不错的疗效。
在中医看来,高血压有不同体质类型,饮食调理要对症效果才好。如果对自己的体质不了解,有一个简单的方法:看头部的感觉。当人血压高时,容易感觉头晕头痛。不同类型的高血压,头部的感觉会有细微的差别,我们可以根据这一点来识别。肝阳上亢型:这种人脸色发红,容易口干舌燥、嗓子疼,脾气比较急。
夏季气候炎热,是阳气最旺盛的季节。此时人体阳气外发,令人燥热心烦;炎热使机体腠理开放,阴津易随汗液外泄,出现口干上火;暑多挟湿,湿邪侵犯人体,脾失运化,易出现头身困倦、腹胀肥胖。那么,暑热之季如何养生?